![]() 作者: 薛涌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09-10 页数: 316 定价: 39.00元 ISBN: 9787508616704 内容简介 · · · · · ·大国经济、大国金融、大国人口、大国民生、大国未来……且看薛涌眼中的“怎样做大国”。 大国经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 大国金融,中国能够打造出世界金融中心吗?纷繁的大国金融历史能否为中国金融崛起指引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金融又如何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定位? 大国能源,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 大国人口,“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大国财富,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远景?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 大国未来,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简介: 薛涌,1961年生,1979-8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获文学学士学位。1983-86年供职于《北京晚报》;1986-93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1995-9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课程;1997-2004年在同校攻读博士课程,2006年获博士学位。2004年起在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中国文化的边界》、《谁的大学》、《草根才是主流》、《学而时习之:论语研究之一》、《一岁就上常青藤》等书。 目录 · · · · · ·目录大国序说 1 大国金融:任重而道远 大国经济离不开大国金融,中国能够打造出世界金融中心吗?鸦片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金融战争,看来国运与金融的确密切相联。纷繁的大国金融历史能否为中国金融崛起指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金融又如何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定位? 中国靠什么建造世界金融中心 金融决定大国兴衰 · · · · · ·() 目录 大国序说 1 大国金融:任重而道远 大国经济离不开大国金融,中国能够打造出世界金融中心吗?鸦片战争实际上也是一场金融战争,看来国运与金融的确密切相联。纷繁的大国金融历史能否为中国金融崛起指出一条“康庄大道”?中国金融又如何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定位? 中国靠什么建造世界金融中心 金融决定大国兴衰 金融民主 世界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中国在金融全球化中的重新定位 2 大国经济:如何打造? “自闭”让近代的中国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在当前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又出现了另一类“自闭症”。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崛起?面对中国市场经济的信托缺失,信托责任已经成为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紧迫诉求。面对第二次“农业革命”的考验,中国人是不是该出国种地了? 警惕“自闭症”中的中国泡沫 中国制造业:究竟有多少幻象 盖茨帮助我们反省市场经济 粮食进口:“市场依赖”与“生存依赖” 大国全球农业战略 第二次“农业革命”风雨欲来 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出国种地? 面对通胀:我们该何去何从 大国小业:我们不得不面临的抉择 3 大国能源战略: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 能源消耗已经引发了可怕的生态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大国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能源战略?通用汽车的破产重组给中国汽车产业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汽车产业模式该何去何从? 保护生态也需要一种战略 鼓励能源浪费? 被低油价娇惯了的公众 通用汽车给中国提供了什么教训 汽车业的发展:欧洲模式与印度模式 中国人能不能少开车? 4 人口博弈:中国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 “人重物轻”成就了西欧和美国主宰世界的雄心,历史已经证明,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面对全球老龄化的日趋迫近,中国的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将上海开始鼓励生育的政策放大来看,或许中国真的需要一种应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战略胆识与雄心了。 人重物轻:大国崛起 英美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人之轻重:东西欧的历史分水岭 大国崛起首先是人的崛起 中国人口的历史机遇 中国的经济战略与生活战略 新人口论:全球老龄化与中国的应对 教育与老龄化的双重危机 以市场控制人口 “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人口变动与制度创新 5 大国人口战略:何以主宰世界? 制定人口战略的重要性已经凸显,美国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实施的人口战略是否成功?我们应该借鉴的成分有多少?欧洲正在面临消亡吗?它带给我们的教训又是什么? 人口:美国保守主义征服世界的核心战略 美国的世纪 下一个婴儿潮的来临 3亿人的美国 美国的单身潮 美国的“富人超生” 欧洲在消亡吗? 韩国的人口“寒流” 6 大国之家:住房成为解不开的难题 如此大国为什么会出现严重的住房危机?是什么造就了新时代的房奴?我们的住房心理和住房模式是不是该转变了?美国和欧洲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住房危机:中产阶层的愤怒 我们能不能住小房? 房价是怎么涨起来的? 房奴心理学 经济适用房:为什么我们还得要? 美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中国的廉租房难道还赶不上500年前的欧洲? 住房建设的新模式:从北京看过来 7 大国治理:从产权到基层自治 最“牛”钉子户凸显产权问题的重要性。在国民理性思维的熏陶下,“小政府、大社会、强国家”发展模式应该成为我们矢志不移的目标。 当我们买的房子被拆迁的时候 谁的产权:最“牛”钉子户呼唤“新思维” 制度与习俗 从产权到社区自治 暂住的土地? 国家是否有责任保护耕地? 8 大国财富:是谁背叛了中国经济? 大国财富如何分配?福利国家是不是人人向往的美好远景?做个有良知的富人那么难吗?社会究竟是穷人的还是富人的?看来的确需要刺激健康的经济伦理了。 福利国家的理想 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经济? 谁背叛了中国经济? 做个有良知的富人 保护穷人还是保护富人:市场经济的再诠释 政治家给穷人当实习生 健康的经济伦理:需要刺激 9 大国文化:从中国走向世界 大国也要拥有大国文化的风范。大国文化应该兼容并包,既不能盲目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也不能过度束缚自己的文化。毕竟,从很大程度上来看,文化是无国界的。 让我们先学会“附庸风雅” 抵制西方文化的入侵? 从星巴克退出故宫看全球化中的文化冲突 怎样在中国人的陋习中建立公共秩序 10 大国未来:21世纪的中国教育改革 未来的大国教育是否也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中国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能否转变?如果能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中国社会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巨大变革?高考制度的实施,是社会必需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哪种类型的高考制度? 教育资源:要做到平均分配 城乡教育:能不能平等? 中国大学的病灶 中国大学生:不可自恃过高 美国大学生:争当农民实习生 5万研究生的名额能否给民工? 用土地换教育,让农民进大学 大学排行榜:需要有信誉 学术腐败:多是管出来的 高考制度:如何改? 海归贬值:说明了什么? 结语:以人为中心的大国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 · · · · · () "怎样做大国"试读 · · · · · ·中国民间意见领袖畅谈:“怎样做大国” 一部由旅美学者,现任美国萨福克大学副教授,被誉为中国民间意见领袖薛涌创作的作品《怎样做大国》近日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在这部书中,作者从历史并结合现实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中国应该“怎样做大国”。作者在这部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历史分析资料,所阐述的观点也与一些主流学者不尽相同。 比如在谈到... |
特别喜欢作者
一种宝贵的积累!
论述严谨
很接中国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