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铭铭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出版年: 2005-7 页数: 320 定价: 27.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类学的表述 ISBN: 9787563353330 内容简介 · · · · · ·王铭铭最近同时推出了三种人类学作品,《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之外的两种实际上只是改订后的旧作,只有此书才是值得留意的新书。“本土化”问题,一直是王铭铭的焦虑所在,而他对此问题其实有着相互矛盾的两种感情:一方面,作为中国人类学者,他当然希望能搞出针对中国本土问题的人类学来,而不只是照搬西方理论;而另一方面,他又强烈地感到,人类学在“本土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全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论点,即与海外人类学一样,中国人类学有值得自己珍惜的历史遗产。要想走出一条人类学的“中国之路”,就必须有反思地继承中国人类学的这笔历史遗产。 作者简介 · · · · · ·王铭铭,生于1962年,福建泉州人,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对社会史、乡土中国研究、城市文化史也进行了有影响的探讨。著述除了社会人类学理论述评之外,还有《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1998)、《逝去的繁荣》(1999)、《王铭铭自选集》(2000)、《草根权威》(2002,英文,合著)、《漂泊的洞察》(2003)、《走进乡土上》(2004)、《溪村家族》等专题性学术论著及随笔。 目录 · · · · · ·引言一 在中国,看西欧:人类学的国别传统 本土与域外 大学与学科 时间与他者 学科与传统 · · · · · ·() 引言 一 在中国,看西欧:人类学的国别传统 本土与域外 大学与学科 时间与他者 学科与传统 “文明”与文化” 一致与差异 二 学科国家化——反思中国人类学 西方人类学的现代主义 人类学与“中国启蒙” 人类学的“中国化” “冷战”与人类学的进一步国家化 国家与学科 三 民族与国家——从吴文藻的早期论述出发 民族问题 吴文藻的早期论述 民族与国家:问题意识 “民族”:西方思想谱系 文化的民族,政治的国家 中国的道路 多元与一体 两个种类的文化 四 反思与继承——重访西南联大时期人类学调查地点 从跟踪调查到再研究 禄村:土地与仪式 喜洲:地域崇拜及其复合结构 那目寨:交换与“来世的福” “人文区位学”再思考 五 再读摩尔根《古代社会》:兼论其“中国化” 美国人摩尔根 人类学著述 欧洲人与“原始人” 文明的阶段化 《古代社会》:批判与教条化 “中国化”的摩尔根 六 居与游:侨乡研究对“乡土中国”人类学的挑战 “居”的地方性与中心性 “耕读”传统基础上的“侨乡” “双边共同体”中的游离与回归 “居”与“游”关系结构中的“文化中国” 七 作为世界图式的“天下” 问题与理论 上古的“天下” 集权帝国与“朝圣” 民族志的“天下雄心” 历史中的文化 为知识寻找世界观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 |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
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出来
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
还原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