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千野拓政/王羽/王曉鶯/古遠清/池上貞子/朱妍紅/朱崇科/呂文翠/邵迎建/李婉薇/周英雄/河本美紀/金良守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译者:林幸謙/ 編 出版年: 2012-7-5 页数: 896 定价: NT$750 装帧: 精装 ISBN: 9789570840162 内容简介 · · · · ·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本書收錄的38篇專文,發表於香港張愛玲誕辰九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傳奇‧性別‧系譜」為主題。全書以張愛玲系譜建構發掘張學多義性符碼與敘事體系,闡發其所隱含的多重符號空間與隱喻,為當代學術作出具有創見的研究成果。這是一場以解構與建構視野為角力的文學、歷史、文化、社會與其他媒體與文類對照的學術舞會,各種體系交錯、相互傾軋的文學與學術鑽研。在間離與超越的批評語境中,從文學修辭到學術對話,乃至薩依德所指的「想像的地理」(Imaginative Geography)概念,涉及了眾多不同群體所熟悉與不熟悉的思想建構與學術探究的邊界。 類似商業巿場中的所謂文化中介,本次張愛玲紀念活動或許也具有扮演學術界與文學... 作者简介 · · · · · ·編者:林幸謙 祖籍福建永春人,現任教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主要研究方向為現當代文學和女性文學,評論專著有《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和創作《叛徒的亡靈》、《原詩》等數種。曾獲時報文學獎甄選首獎及評審獎、香港中文文學雙年推薦獎、花蹤推薦獎及佳作獎、吳魯芹散文獎、香港中文文學創作散文首獎等。 【作者】 千野拓政/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教授(中文系)。 王羽/天津師範大學文學院講師。 王曉鶯/華南師範大學外文學院講師,翻譯學博士。 古遠清/中國新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台港文學研究所所長、教授。 池上貞子/日本跡見學園女子大學教授。 朱妍紅/美國南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文學博士,現任教於美國維吉尼亞州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 朱崇科/廣東中山大學... 目录 · · · · · ·林幸謙 緒言 後張愛玲時代專題演講 周英雄 驚訝與眩異:張愛玲的他鄉傳奇 陳芳明 我們的張愛玲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倪文尖 「輕性知識分子」與張愛玲:中國現代性問題的一個側面 · · · · · ·() 林幸謙 緒言 後張愛玲時代 專題演講 周英雄 驚訝與眩異:張愛玲的他鄉傳奇 陳芳明 我們的張愛玲 現代∕性與系譜:從文化解讀到重寫文學史 倪文尖 「輕性知識分子」與張愛玲:中國現代性問題的一個側面 朱妍紅 瞬間與永恆:談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性 盧應初 市儈.現代.性:佟振保與都市俗眾文化解讀 李婉薇 娜拉在尋找什麼:略論張愛玲在女性文學系譜上的位置 呂文翠 五詳《紅樓夢》,三棄《海上花》?:張愛玲與中國言情文學系譜的斷裂與重構 馬春花 發明張愛玲、重寫文學史與後革命中國 林淑貞 遮蔽與彰顯:〈紅玫瑰與白玫瑰〉男性書寫中的對蹠性 董麗敏 「性別化」張愛玲:一種文化政治的解讀 身體與情∕慾修辭:從〈色,戒〉到《小團圓》 朱崇科 身體、身分與「身影」(再現):重讀張愛玲〈色,戒〉 千野拓政 間諜的命運:試讀〈色,戒〉,小說和電影 麥欣恩 〈半生緣〉與〈色,戒〉中動情之關鍵:從時間與空間看情愛之敘述 彭雅玲 性愛論述與權力的關係:從張愛玲〈色,戒〉到李安《色.戒》(未到) 金良守 作為國族空間的「舞臺」:論《色.戒》 陳麗芬 童言流言,續作團圓 楊佳嫻 才子佳人變形記:從〈五四遺事〉到《小團圓》 黃念欣 「考」與「老」:從語源學與晚期風格論張愛玲《小團圓》的擬真策略 林幸謙 《小團圓》的情∕慾與敘事建構 超越與間∕離:從翻譯詩學到電影美學 陳子善 范思平,還是張愛玲?:張愛玲譯《老人與海》新探 張曼 文學性堅守:翻譯由意義的傳達到詩意的探索──以張愛玲自譯小說The Gold Cangue 為例 羅秀美 張愛玲的「翻譯」文學:試論她如何以「翻譯」傳播並接受他者∕自我的華文小說 王曉鶯 張愛玲英譯《海上花列傳》的女性主義翻譯詩學 許通元 成也愛玲,敗也愛玲:論張愛玲小說跨文本性的銀幕電影 符立中 張愛玲的電懋時代 河本美紀 《國際電影》中的張愛玲 莊宜文 距離的調節與情愛的回歸:《半生緣》影劇改編的修訂及超越 龔剛 吹開變態倫理的迷魂香:從張愛玲的一則影評審視其兩性觀 延∕異與散播:從作家∕作品對話到張學演繹 蔡登山 張愛玲「上海十年」(1943-1952)與其他作家交往初探 池上貞子 上海時代與張愛玲相關的日本人:池田篤紀與阿部知二 邵迎建 女裝.時裝.更衣記.愛:張愛玲與恩師許地山 鄭滋斌 林語堂《吾國與吾民》對張愛玲〈中國人的宗教〉的影響 姚玳玫 介入世界的兩種方式:《丁玲》與《對照記》對讀 許維賢 借「張」還魂,「癖」字當頭:李天葆對張愛玲的操演 古遠清 國民黨中央黨部為什麼不認為《秧歌》是「反共小說」 蘇偉貞 連環套:張愛玲的出版美學演繹:以1995年後出土著作為文本 萬 燕 生命有它的圖案:評張愛玲的幾組圖畫 王 羽 從塵埃裡開出花來:析辨張愛玲的虛無與感念 秦賢次 胡蘭成生平與張愛玲關係考釋 作者簡介 謝誌 · · · · · · () |
超爱他,都要买来仔细看
非常好的一本书,值得拥有。
收到期待观看
大爱,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