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Wilfred R. Bion 出版社: 五南 译者:劉時寧 出版年: 2006年08月16日 页数: 148 定价: 250 ISBN: 9789571144283 内容简介 · · · · · ·「本書所提出的問題是學習的基本問題,有關它們的研究和討論已有一段很長的歷史。精神分析的實務,尤其在處理有思想障礙症狀的病人方面,顯示精神分析即使無法解答這些問題,至少對這些問題提供了新的觀點。」 「本書所探討的情緒經驗,以最實際的方式,直接關連於知識理論和臨床精神分析。」 --畢昂,摘自本書序言 作者简介 · · · · · ·作者簡介 Wilfred R. Bion(畢昂) 畢昂1897年生於印度,八歲始至英國接受學校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於法國服役,擔任戰車指揮官,並獲頒卓越服務勳章以及榮譽勳位。在牛津的皇后學院攻讀歷史之後,他轉往倫敦的大學學院研習醫學。因為對精神分析的興趣日益增加,他開始接受瑞克曼的訓練分析,之後則由克萊因接手。在1940-1950年期間,他專注於團體過程的研究。後來他放棄這個領域而轉向精神分析的實務工作,之後擔任倫敦精神分析診所主任(1956-1962)以及英國精神分析學會會長(1962-1965)。1968年起,他到洛杉磯工作,1979年回到英國,兩個月後過世。 譯者簡介 劉時寧 精神科專科醫師 現任:培靈醫院醫師 仁愛醫院精神科合約醫師 呂旭立紀念文教基金會諮商師 目录 · · · · · ·第1章 對兩個術語做初步的解釋第2章 旨在劃定一個範圍,以兩個術語做為一部分探索工具 第3章 以一種不自然的方式描述情緒經驗 第4章 簡短陳述本書裡不斷在討論的一些想法 第5~11章 摘要地描述與本書主題有關的臨床現象 第12章 開始討論投射認同以及它對思想形成的影響 · · · · · ·() 第1章 對兩個術語做初步的解釋 第2章 旨在劃定一個範圍,以兩個術語做為一部分探索工具 第3章 以一種不自然的方式描述情緒經驗 第4章 簡短陳述本書裡不斷在討論的一些想法 第5~11章 摘要地描述與本書主題有關的臨床現象 第12章 開始討論投射認同以及它對思想形成的影響 第13章 處理會談記錄的問題以及分析師所使用的理論,並討論獲致科學記號方法之可能性 第14~16章 引入符號L、H和K,用以討論本書的主題 第17~18章 回到「阿爾發功能」這個抽象名稱的使用,以討論思想的形成 第19章 開始討論精神分析模式之使用 第20章 是對於抽象的研究,其中試圖使用抽象符號說明抽象概念呈現於精神分析的問題 第21章 引入克萊因有關憂鬱位置和偏執-分裂位置互換的理論 第22~23章 討論精神分析實務脈絡中的模式形成與抽象過程 第24~27章 繼續解釋特別有關學習(K聯結)的部分 第28章 詳述負K(-K)中相同的主題 · · · · · · () |
感觉真是不错。
作者的思维的天马行空
这本书让我生气了,知道了。
追了很久,新书当然要力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