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英)弗兰克・克默德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副标题: 虚构理论研究 原作名: The sense of an ending: fiction theory research 译者:刘建华 出版年: 2000-03 页数: 181 定价: 10.40 装帧: 平装 丛书: 牛津精选 ISBN: 9787538257205 内容简介 · · · · · ·作者在书中阐释了依靠虚构制造意义的必要性。《圣经》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读者由它的结尾向开头进行回顾的过程中,《圣经》从开头的《创世纪》到结尾的《启示录》为人类历史提供了一个能产生意义的“十分完美和谐的结构”。古往今来,多少人凭借这一结构认识世界与自我。这一虚构满足了生于历史中间,错过了开头,又赶不上结尾的人确定人生意义的需要。因为按西方阐释学的原则,结尾必须申明开端的目的,必须赋予中间过程以秩序和意义。这也是文学这类”解释性虚构”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这本书针对的是在文学、神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中兴起的否定结尾、开端和结构的思潮。作者承认:现在人们难以“想象生活的时间和世界的时间的关系”,并主张文学与批评必须适应现代生存环境,但是并不相信历史连续性会被断裂与危机所取代,要有一条可行的中间路线——“我们的故事必须做到既能发现纯粹的连续性,而又不使自... 作者简介 · · · · · ·弗兰克克默德是剑桥大学教授兼任哥伦比亚、哈佛等美国大学的客座教授。他被誉为本世纪最博学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由于他的学术涉猎面广,有人认为“批评家”的头衔比“文学批评家”更适合于他。 目录 · · · · · ·前言第一章 结尾 第二章 虚构种种 第三章 没有结尾或开头的世界 第四章 现代启示录 · · · · · ·() 前言 第一章 结尾 第二章 虚构种种 第三章 没有结尾或开头的世界 第四章 现代启示录 第五章 文学虚构与现实 第六章 单独监禁 注释 · · · · · · () |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有身份的问题,人类永远不可能平等。”
极力推荐
语言通俗易懂
还原度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