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汎森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中国近代历史与政治中的个体生命 原作名: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译者:王晓冰 出版年: 2017-4-1 页数: 385 装帧: 精装 丛书: 当代学术 ISBN: 9787108059567 内容简介 · · · · · ·那是一个解放的时代,那是一个失范的时代;那是一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时代,那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将一代知识分子陷入了种种的两难。傅斯年便是身处其中的个体。 作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学者、政治家、社会批评家以及学界领袖的傅斯年,是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色彩最 丰富的人物之一。作者利用台湾史语所珍贵的“傅斯年档案”和《傅斯年全集》等第一手材料深入研究,在整个时代思想、学术的脉络下看傅斯年的人生道路,更是借由傅斯年一窥一代知识人的思想、心态的起伏变化,以求将傅斯年的个案带到中国现代思想史中两个更广泛的主题上来,即五四青年的文化反传统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在中国建立一个学术社会进程中的成功与挫折。 增订本新增附录一篇,讨论1920年代中国思想界的论争。 作者简介 · · · · · ·王汎森(1958— ),历史学家,台湾中研院院士。曾任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2003—2009) ,特聘研究员。台湾云林人。就读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 1993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同时升任史语所副研究员、研究员任教于台大历史系及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主要从事思想史、学术史及史学史研究。 目录 · · · · · ·中译本序鸣谢 缩略语 导论1895年后的思潮与傅斯年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地位 第一章傅斯年的早年 · · · · · ·() 中译本序 鸣谢 缩略语 导论1895年后的思潮与傅斯年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知识界的地位 第一章傅斯年的早年 家乡:濒于崩溃边缘的旧社会 傅斯年的成长历程 北大岁月 傅斯年和《新潮》 作为五四游行示威主将的傅斯年 年轻的叛逆者 作为文化批判者的傅斯年 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传统学术的再评估 创造一个“社会” “一团矛盾” 第二章新历史学派的形塑 在伦敦和柏林的学习 傅斯年与史语所 史语所的眼界和目标 史语所的T作 第三章走向中国文明多元起源论: 中国古史的学说 中国古史起源多元论 重建中国古代史 傅斯年学说的影响 第四章反内省的道德哲学 反内省传统的出现 古代道德哲学的去伦理化 终结内省的道德传统 第五章五四精神的负担 历史与政治 《东北史纲》 文化认同的需求 爱国主义与反传统 政治选择 第六章一个五四青年的晚年 政府不端行为的批判者 对民族往昔的两难心理 平抑昆明学生运动 惩治汉奸 “清流” 动荡年代的知识分子:在台湾和台大 寻找道德之源 “归骨于田横之岛” 结语一个五四青年的失败 附录一攻击顾颉刚的小说片段 附录二傅斯年与陈布雷笔谈记录 参考书目 附论六篇 傅斯年对胡适文史观点的影响 胡适与傅斯年 伯希和与傅斯年 傅斯年与陈寅恪 ——介绍史语所收藏的一批书信 什么可以成为历史证据 ——近代中国新旧史料观点的冲突 一个新学术观点的形成 ——从王国维的《殷周制度论》到傅斯年的《夷夏东西说》 《傅斯年全集》总目录 · · · · · · () |
内容的话,谈到了很多方面
结合当下分析得也通俗明了易懂
很好,家人喜欢,很好!
已经被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