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txt,chm,pdf,epub,mobi下载 作者:孙建军 整理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年: 2017-7 页数: 125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雪甲午耻中国海军稀见史料 ISBN: 9787547420409
内容简介 · · · · · ·甲午海战时,卢毓英任广东水师“广丙”舰管轮。他的回忆手稿,系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金云铭先生发现并收藏于馆内,原稿无题,叙述了卢氏自年少入马尾船政学堂至离开海军的经历。其中,卢氏参加甲午大东沟海战、刘公岛保卫战的经历为关键,而大东沟海战部分曾以《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为题,节录发表在《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大东沟海战部分当然非常重要,但其他部分仍有存史的价值。故将全文点读,并根据内容代拟题《卢毓英海军生涯忆旧》。点读过程中,只做简单的技术性注释,以保持原作原貌,不代为读者作判断。 “北洋海军军官禀帖”部分,系转录自陈旭麓等编纂的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中日甲午战争》(下),该书早在1982年即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呈文,根据时间来看,应是当时北洋大臣王文韶下令征集的,故呈文分为“海军失利缘由”和“重整海军要略”两个部分,这...
甲午海战时,卢毓英任广东水师“广丙”舰管轮。他的回忆手稿,系由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金云铭先生发现并收藏于馆内,原稿无题,叙述了卢氏自年少入马尾船政学堂至离开海军的经历。其中,卢氏参加甲午大东沟海战、刘公岛保卫战的经历为关键,而大东沟海战部分曾以《卢氏甲午前后杂记》为题,节录发表在《方伯谦问题研讨集》(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大东沟海战部分当然非常重要,但其他部分仍有存史的价值。故将全文点读,并根据内容代拟题《卢毓英海军生涯忆旧》。点读过程中,只做简单的技术性注释,以保持原作原貌,不代为读者作判断。 “北洋海军军官禀帖”部分,系转录自陈旭麓等编纂的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中日甲午战争》(下),该书早在1982年即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呈文,根据时间来看,应是当时北洋大臣王文韶下令征集的,故呈文分为“海军失利缘由”和“重整海军要略”两个部分,这可以从张哲溁呈文中看出。当然,除张哲溁之外,大多谈前者少,而谈或者多,敢言与不敢言,固因人而异,但避丑扬善亦属人之常情。这些“禀帖”是否是全部?亦不可知。为何那些被日军遣返的舰长们无一份发言存世?今已不可考。 “平远”舰三副林韵珂的报告,分为两个甲午、甲申两个部分。系池中祐在民国海军部负责编纂海军史时征集的,目前仅见此一份,转录自1997年台湾出版的《海军官校五十年》一书。显然,这不应该是全部,当时参加过甲午海战的北洋舰队军官健在的很多,相信池中祐都会向他们函调,难道其他人的“报告”均已泥牛入海了?实在令人不解。 《萨上将军会见记》一文,出自《义勇军进行曲》的作者田汉先生于1941年的采访,刊于1941年4月15日的《海军建设》第2卷第1期。田汉先生热衷于甲午海战研究,曾撰文《关于中国海军的几个问题》载于民国三十年出版的《海军整建月刊》第一卷第十~十二期,解放后又撰《甲午海战》电影剧本。因本文中有萨镇冰对丁汝昌、刘步蟾、林泰曾、杨用霖等人的评价,乃萨镇冰的一次发言,弥足珍贵,故一并收录。 “北洋舰队水兵回忆”这个部分,全部出自戚其章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调查。戚其章先生于1981年出版《北洋舰队》一书,曾选录4篇公开,而后又全部发表在戚海莹《甲午战争在威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前后的遣词少有不同,但意思仍然一直。水兵因所处的地位和见识,其回忆中有不确的地方,不必苛求,若与其它资料参照使用,仍不失其重要的价值。故一并收录。
作者简介 · · · · · ·孙建军,出生于山东文登,求学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谋生于威海,曾任教师、企业干部。结集有《丁汝昌研究探微》《北洋海军研究探微》《拂云看山―追寻威海历史文化的遗踪》《全真教在威海》等。
目录 · · · · · ·一 卢毓英海军生涯忆旧 二 北洋舰队军官禀帖 张哲漾呈文 曹嘉祥、饶鸣衢呈文 沈寿?呈文 吴应科呈文 · · · · · ·() 一 卢毓英海军生涯忆旧 二 北洋舰队军官禀帖 张哲漾呈文 曹嘉祥、饶鸣衢呈文 沈寿?呈文 吴应科呈文 高承锡呈文 李鼎新呈文 徐振鹏呈文 郑祖彝呈文 郑文超呈文 三 林韵珂报告书 四 陈兆锵所记中日战役情形 五 萨上将军会见记 六 北洋海军水兵回忆 谷玉霖口述 陈学海口述 苗秀山口述 黄学喜口述 苗国清口述 陈敬永口述 邵承露口述 李锡亭笔述 附录:《冤海述闻》的作者不是何广成 《冤海述闻》的作者是何广成? 史料中的何广成、杨建洛和陈天德 何广成不可能是《冤海述闻》的作者 后记 · · · · · · ()
|
力荐
很好的一本书,大力推荐这本书
好评!有一本神奇的新书!
打通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