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谷更有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 2013-7-1 页数: 323 定价: CNY 3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52801576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就唐宋时期乡村控制的若干问题,唐宋民众的精神状态,以及基层社会构成的有关研究进行了论述分析:上篇:唐对乡村采取“乡、里、村”的治理形式,加强对村的直接管辖,强化父老在乡治中的作用。宋代,则发布大量劝谕公告,宣传其劝课农桑、移风易俗之意,并且由于国家政治秩序对乡村社会秩序的改造和相融,导致了乡治方式的变迁。中篇:唐代的“狐神“崇拜是民间信仰多元化的重要表征。到了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突出地表现为追末逐利、富求贵、贫求富,以及重鬼神、轻法度的心理,与前代相比,则是家训、义庄的发展和乡约的产生。下篇:对隋唐时期四种类型的乡村社会势力:致仕官、现任外地官吏及离任官吏,士子、家族和富豪、侠义人物等进行研究,分析了唐代边缘群体中的强势力量:游侠、窃贼、强盗、流氓、刺客等,并对唐宋之际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富人阶层的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进行了论述。 目录 · · · · · ·上篇:唐宋乡村控制问题的相关研究1一、唐代的村坊制与行政村的设立1 二、唐代的村正与乡村控制13 三、唐代的父老与乡村控制19 四、唐代乡职人员的动态分析29 五、从地方官的劝谕文告看宋代的政治理念49 · · · · · ·() 上篇:唐宋乡村控制问题的相关研究1 一、唐代的村坊制与行政村的设立1 二、唐代的村正与乡村控制13 三、唐代的父老与乡村控制19 四、唐代乡职人员的动态分析29 五、从地方官的劝谕文告看宋代的政治理念49 六、乡治方式的传统与变迁83 中篇:唐宋乡村民众的精神状态研究91 一、唐代村落化与狐神崇拜91 二、宋代乡村民众的意识形态97 三、宋代乡村富户的社会心态107 四、从家训、义庄和乡约现象看宋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155 下篇:唐宋基层社会构成问题的相关研究199 一、隋唐乡村几种社会势力研究199 二、唐代边缘群体的强势力量研究239 三、唐宋富人的社会流动与资财流向272 参考文献309 · · · · · · () |
给了我一个近乎完美的解释。
好的话也推荐别人看
一本书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
一本书写出自己想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