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威廉·麦独孤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译者:查抒佚/蒋柯 出版年: 2015-6 页数: 551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心理学名著译丛 ISBN: 9787100108751 内容简介 · · · · · ·《心理学大纲》是目的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对“意向心理学”的全面总结,1923年首次出版,1928年修订推出第四版。本书是第四版的中译本。作者在书中诠释的心理学思想观点是: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既不是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也不是华生所研究的由刺激引起的反应,而是研究目的性的行为,因此也通常也被称为“目的心理学”。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进化心理学、现象学心理学等研究思潮的兴起,在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中,麦独孤的“意向心理学”思想焕发出的极大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作者麦独孤不仅是“意向心理学”或“目的心理学”的创始人,还是进化心理学的鼻祖,这本《心理学大纲》是进化心理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作者简介 · · · · · ·威廉·麦独孤(1871-1938), 英国裔美国心理学家,意向心理学的创始人。 目录 · · · · · ·初版前言第四版前言 第一章导论 心理学的临时性定义—心理学基于三种类型的观察:(1)内省;(2)对经验的条件的观察和描述;(3)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通俗和文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分歧—心理学的应用要重回正轨—假设是必须的—假设源自历史—纯粹经验的心理学—关于灵魂心理学和官能心理学—观念心理学—作为意识科学的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或马赛克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和观念心理学构融合—生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机械反射理论—记忆和反射理论—机械反射理论的影响—机械反射不是心理学的基石—反射理论的假设—可接受的假说—关于心智的假说—心理学的定义与边界—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假设—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 第二章低等动物的行为 行为的标志—行为是有目的的—目的性的程度等级—意图即远见—随意性活动和反射活动的比较—条件反射—行为的第七项标志—人类和动物心智的关系—趋向运动的特征—趋向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法则但不总是有效的—原生动物的行为—蚯蚓的行为—昆虫和本能行为—有目的行动理论 · · · · · ·() 初版前言 第四版前言 第一章导论 心理学的临时性定义—心理学基于三种类型的观察:(1)内省;(2)对经验的条件的观察和描述;(3)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通俗和文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的分歧—心理学的应用要重回正轨—假设是必须的—假设源自历史—纯粹经验的心理学—关于灵魂心理学和官能心理学—观念心理学—作为意识科学的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或马赛克心理学—原子论心理学和观念心理学构融合—生理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机械反射理论—记忆和反射理论—机械反射理论的影响—机械反射不是心理学的基石—反射理论的假设—可接受的假说—关于心智的假说—心理学的定义与边界—主体是不可或缺的假设—心理结构和心理功能 第二章低等动物的行为 行为的标志—行为是有目的的—目的性的程度等级—意图即远见—随意性活动和反射活动的比较—条件反射—行为的第七项标志—人类和动物心智的关系—趋向运动的特征—趋向运动是一个有效的法则但不总是有效的—原生动物的行为—蚯蚓的行为—昆虫和本能行为—有目的行动理论 第三章昆虫的行为 纯粹的本能性行为—返巢行为中本能和理智的联合作用—趋向理论不能解释返集行为—理智作用干本能活动的其他例子—本能和理智不可分离 第四章脊椎动物的行为 鱼—鸟—鸟对同类、异性以及个体的识别—鸽子的繁殖周期—本能行为的某些一般法则—作为能源的本能—本能的生命历史—本能的专门化程度—本能与运动机制—如果没有行为表达将如何界定本能? 第五章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本能 常识将本能或情绪视为动物行为的活力之源—动机与意图—常识与动机本能与情绪—进化论所证实的常识线索—抚养或保护的本能—抚养本能的实现方式—战斗本能—好奇心本能—觅食本能—厌恶本能—逃避本能—群居本能—原始的被动同理心—自尊和自卑的本能—求偶本能—占有本能建筑本能—求助本能—其他次要本能—笑的理论—游戏不是“游戏本能”的表达—模仿不是出于“模仿本能” 第六章动物的习惯与智力 习惯被过多地用作解释原则—心智的习惯与身体的习惯—习惯不是动机的来源—激发新对象的附属物—知觉习惯—试误的方法—动物的想象—心理的进化 第七章原始人的行为 剥离了传统的自然—莫沃格力(Mowgli)拥有更强大的想象力—愿望—愿望与想象—基本情感—策动理论与其他行为理论的对比—行为和性格的特性—策动理论中的幸福与痛苦 第八章知觉性思维 近端客体与远端客体—视知觉—感觉属性是对象信号—单一化的世界—识别有赖于三种感觉模式—属性模式—时间模式—空间模式—感觉属性的多样性—时间知觉—空间知觉—稳定客体的知觉—表泉—“表象”中包含“意义”吗?—简单结构与复杂结构的心灵 第九章注意与兴趣 心理活动的周期—努力受情感激发,或者情感是努力的次生物?—感觉印象的强度与突然性本身不是注意的决定因素—什么是兴趣—兴趣是意志的意志单元—注意稳定性与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第十章想象—预期—回忆 名称的运用—前知觉是最原始的想象—语言是激发想象的刺激—事张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预期和再造想象—有关记忆的实验—练习能提高保持力吗?—记忆和习惯具有同样的功能吗?—“意义”在回忆中的作用—在严格意义上的记忆或回忆—我们如何把我们的记忆”置于”过去?—再认的本质—记忆和意志—愿望与想象 第十一章情绪 情绪体验的性质差异—“情绪”—词的两种合义—作为经验模式的意志—情绪兴奋中的意向性体验—情绪、冲动和身体调节—原始情绪—兰格—詹姆斯情绪理论—混合的或派生的情绪 第十二章派生性情绪 愿望的预期性情绪—愿望的回顾性情绪—愉快是一种派生情绪—惊讶—原始情绪与派生情绪的区分—“感情”一词的用法—感情的多样性—愉快和痛苦的混合—感情与情绪的分离 第十三章脾气、性情、气质和心境 脾气—性情—气质—内分泌腺—内向型与外向型—心境 第十四章信念与怀疑 信惫不是“不可分割的联想”—信念是一种派生情绪—意动与信念—简单理解与信念—审美的态度—信念 第十五章心理结构的成长:认知结构或智力结构的发展 理智与智力—联想主义者对于心理成长的完全不正确的解释—般表泉—智力成长的三个基础过程—辨别—统觉或统觉综合—外显的和内隐的统觉或直觉—由联想导致的心理结构的发展—多种水平的联想—同化 第十六章推理和信念系统 由知觉、交流和推理所决定的判断—个别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信念系统 第十七章心理结构的成长(续):情感与性格结构的发展 情感的性质—憎恨的情感—爱的情感—轻蔑和尊敬的情感—友谊的情感—爱情—自尊的情感—自尊的外延—情感和情结—道德情操—性格—意志决心—自由意志—心理进化的主要阶段—一些未尽问题 索引 译后记 · · · · · · () |
一直在追
很不错啊啊
原来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内容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