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徐刚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13-11-30 页数: 235 定价: 30.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80后批评家丛书 ISBN: 9787222112315 内容简介 · · · · · ·《空间政治与消费主义幽灵——以“十七年文学”中的“舞厅”叙述为中心》;《“劳动乌托邦”的建构——试论20世纪50-70年代工业文学中“劳动”的意义》;《“摩登”与“革命”的辩证法——“十七年文学”与电影中的“上海姑娘”》;《“十七年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工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学建构》;《“交叉地带”的叙事镜像——试论“十七年文学”脉络中的路遥小说创作》……《后革命时代的焦虑》(作者徐刚)收录了这些作品。 作者简介 · · · · · ·徐刚,1981年生于湖北,2007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师从张颐武教授攻读当代文学博士学位。2011年毕业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现任曲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的批评研究工作。近年来在《文艺理论研究》《文艺争鸣》《南方文坛》《当代作家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当代电影》《文艺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十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有学术专著《想像城市的方法》出版。 目录 · · · · · ·总序序 上编:当代文学研究 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 重审“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分期问题 后革命时代的焦虑 · · · · · ·() 总序 序 上编:当代文学研究 重述五四与“当代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考察 重审“当代文学”的概念与文学史分期问题 后革命时代的焦虑 ——历史语境中的《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论争 “激情”与“理性”的争斗 ——20世纪50-70年代工业题材文学及其文化政治 空间政治与消费主义幽灵 ——以“十七年文学”中的“舞厅”叙述为中心 “劳动乌托邦”的建构 ——试论20世纪50-70年代工业文学中“劳动”的意义 “摩登”与“革命”的辩证法 ——“十七年文学”与电影中的“上海姑娘” “十七年文学”中的“乡下人进城” “工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的文学建构 “交叉地带”的叙事镜像 ——试论“十七年文学”脉络中的路遥小说创作 下编:作家作品阐释 先锋记忆的缅怀与溃散 ——评马原《牛鬼蛇神》 时代的精神状况 ——评格非《隐身衣》 “讲故事的人” ——评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 消逝的故乡风景 ——评陈应松《夜深沉》《送火神》 作为一种历史态度的改革文学 ——重评张洁《沉重的翅膀》 现实的激愤与批判的证词 ——重评莫言《天堂蒜薹之歌》 屈辱而荒谬的灰暗人生 ——阿乙小说论 苍凉而卑微的女性叙事 ——孙频小说论 新世纪中国科幻文学的流变 城市小说和它面对的世界 ——新世纪十年城市文学一瞥 后记 · · · · · · () |
目录完整,很有吸引力。
还没有看,不错
初中生最应该看的
知道了很多心里曾经疑惑但没获得过解答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