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晨晖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年: 2017-4 页数: 342 定价: 45.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2648067 内容简介 · · · · · ·从1840 年到1912 年的晚清近七十年,是一个充满了历史事件和风云人 物的时代,长期吸引人们的注意。 读者若想要较全面了解晚清史,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要涉及的,即必须深 入认识在这七十年间,朝廷皇室在宫廷内外危机的紧逼下,自己因处理不当 如何走向覆亡路作者就写了这本书。 所以本书主要是讲晚清近70 年间,面临各种危机的清朝廷皇室,如何因 自己的无能、保守、偏执和处理不当而走向覆亡。 作者简介 · · · · · ·刘晨晖,男,1935年生,湖南醴陵人。 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1983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瑞典皇家工学院技术科学博士荣誉学位。历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出版的历史类作品有《见证民国》等。 目录 · · · · · ·1 第一章 晚清皇室危机溯源起自咸丰时期1 1—1. 危机之源:为立嗣君掌社稷,道光皇帝错选咸丰 6 1—2. 太平军起:进剿太平军失败,朝廷已经无兵可用 11 1—3. 又蒙外患:英法联军攻北京,僧格林沁兵败通州 16 1—4. 苦命天子:抛宗庙社稷,咸丰皇帝仓皇北走热河 23 1—5. 皇室蒙灾:恭亲王签约成功,咸丰帝却病死承德 · · · · · ·() 1 第一章 晚清皇室危机溯源起自咸丰时期 1 1—1. 危机之源:为立嗣君掌社稷,道光皇帝错选咸丰 6 1—2. 太平军起:进剿太平军失败,朝廷已经无兵可用 11 1—3. 又蒙外患:英法联军攻北京,僧格林沁兵败通州 16 1—4. 苦命天子:抛宗庙社稷,咸丰皇帝仓皇北走热河 23 1—5. 皇室蒙灾:恭亲王签约成功,咸丰帝却病死承德 26 第二章 意义深远且速战速决的辛酉政变 26 2—1.铁面无情:肃顺强硬治政 31 2—2. 因计结仇:劝皇帝思身后,皇家应重演“钩弋故事” 34 2—3. 贵在神速:辛酉政变,八大臣不堪一击全盘覆没 44 2—4. 悲剧开始:同治幼年即位,造成皇太后垂帘 47 第三章 皇权衰落无可奈何但见湘淮势力做大 47 3—1. 无兵可用:江南大营第二次被攻破引来的危机 49 3—2. 鸟尽弓藏:恐因功高震主,曾国藩自请遣散湘军 55 3—3.痛失大将:剿捻军却中埋伏,僧格林沁亲王毙命 60 3—4. 排外始兆:曾国藩和李鸿章相继办理天津教案 64 3—5. 暗潮涌动:朝廷低调处理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案 71 3—6. 惊天预言:赵烈文断言五十年后大清皇朝覆亡 目 录 2 晚清政局:黄昏中的紫禁城 74 第四章 同治皇帝早亡使皇太后垂帘听政再成定制 74 4—1. 桀骜不驯:少年天子行事荒唐,竟然怒贬恭亲王 78 4—2. 死不足惜:寻花问柳致同治皇帝早夭 81 4—3. 难题错解:载湉继位,慈禧再垂帘 85 4—4. 后宫悲剧:光绪不喜欢皇后,慈禧太后处死珍妃 88 第五章 股肱之臣恭亲王几度浮沉与朝廷内争 88 5—1. 君臣兄弟:咸丰皇帝与恭亲王之间的微妙关系 95 5—2. 皇家栋梁:殚精竭虑为社稷,叹恭亲王几度沉浮 100 5—3. 走出愚昧:从理藩到外交,恭亲王首建总理衙门 107 5—4. 绸缪王事:恭亲王之死加速了大清皇朝的覆亡 111 5—5. 历史谜案:共掌朝政二十年,慈安太后突然暴毙 115 5—6. 王气森森:贬兄长、讨好太后的老醇亲王 122 5—7. 假造奏折:不能让醇亲王成为实际太上皇 127 第六章 帝师愚昧、皇帝软弱导致严重后果 127 6—1. 浅薄愚昧:甲午战争翁同龢糊涂办事一再误国 135 6—2. 瓜分危机:翁同龢处理胶湾事件后的严重形势 141 6—3. 戊戌变法:光绪皇帝亲政十年以维新失败告终 149 第七章 欲废皇帝立大阿哥导致义和团庚子之乱 149 7—1. 太后再出:慈禧太后三训政,欲废光绪立大阿哥 154 7—2. 巴结奉承:何以端郡王之子溥儁会立为大阿哥 157 7—3. 义和团起:四任山东巡抚对义和团的不同态度 162 7—4. 酿成大祸:立大阿哥遭冷遇,端郡王怒引义和团 171 7—5. 端王死党:引义和团入京成乱的军机大臣刚毅 174 7—6. 西幸长安:庚子蒙乱京师陷落,太后、皇帝忙西逃 183 7—7. 无人勤王:不承认朝廷上谕,东南各省实施互保 185 7—8. 严重后果:庚子战败李鸿章签订《辛丑条约》 188 7—9. 消除后患:回銮京师废大阿哥及他的悲惨下场 193 7—10. 自我标榜:慈禧太后竟全然推卸自己应负责任 目 录 3 197 第八章 庚子之乱后朝廷被迫宣布实行新政 197 8—1. 影响深远:庚子之乱《辛丑条约》签订后果严重 199 8—2. 下诏变法: 万般无奈被迫实行新政 203 8—3. 时代车轮:君主立宪主张兴起又构成皇权威胁 210 第九章 执掌政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时代结束 210 9—1. 扑朔迷离:死因蹊跷,帝、后两天均死亡 215 9—2.历史遗憾:假如历史真能让光绪皇帝掌握政权 217 9—3. 落日残阳:帝室凋零,慈禧时代结束与宣统登基 221 9—4. 一代新星;年轻的摄政王载沣政坛风云直上 226 9—5. 翻云覆雨:慈禧太后手段高超,控制政权半世纪 236 第十章 实施新政过程中各种势力间的斗争 236 10—1. 荣禄死后:庆亲王由于处理义和团冷静而受宠 243 10—2. 皇族内阁:皇室权贵揽权激化与立宪派的矛盾 247 10—3. 狼狈为奸:庆亲王与袁世凯相互勾结吏治腐败 252 第十一章 实施新政十年为何不能挽救清皇朝覆亡 252 11—1.财力不支:全面改革必须有巨大财力支持 254 11—2. 官制难改:核心改革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反对 260 11—3. 尾大不掉:彰德秋操显实力,威胁皇权抑制项城 262 11—4. 敷衍民意:不作实质改革造成权贵争权大失民意 265 11—5. 种豆得瓜:新政对皇朝专制体制就具有颠覆性质 270 第十二章 辛亥革命浪潮下袁世凯逼皇室退位 270 12—1. 武昌首义:新军协统黎元洪被举为军政府都督 275 12—2. 威胁京畿:滦州兵变迫使清朝廷立即实行宪政 279 12—3. 权臣纂国:朝廷对形势已失控,袁世凯重掌军权 286 12—4. 皇朝末日:南北议和获承诺,北洋逼宫清帝退位 291 12—5. 历史结论:从晚清的朝政人物看清皇朝的覆没 300 第十三章 清帝退位后尚留的历史尾声 300 13—1. 天出二日:袁世凯称帝与尚存清朝廷达成默契 303 13—2. 黄粱一梦:张勋领六千辫兵入京,演出复辟闹剧 310 13—3. 最后消失: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皇朝消亡 317 附录一 清朝政权纪元 318 附录二 晚清时代纪元表 321 附录三 晚清七十年大事回眸 333 主要参考书目 · · · · · · () |
好看,经典,值得一看
其涵盖范围广
很有收获的
看以后要不要多看几遍,慢慢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