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吴从周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出版年: 2011-7 页数: 634 定价: 60.00元 ISBN: 9787509325216 内容简介 · · · · · ·《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论的演变史》之 研究重点,以耶林(Rudold von Jhering,1818~1892)及海克(philipp Heck,1858~1943)之思想为中心,企图透过此二位法学家的思想研究,串连 从概念法学到利益法学这个法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方法论大师海克曾自述唯 一对其方法论思想有影响者,厥惟耶林而已。惟耶林之思想精深博大,其对 后代法学之影响,如拉德布鲁赫(Radbruch)所说的,除利益法学外,遍及比 较法学、法律社会学、自由法运动、李斯特(Liszt)的现代刑法学等思想。 由吴从周编著的《概念法学利益法学与价值法学——探索一部民法方法 论的演变史》拟以利益法学之思想作为发展线索,以海克的整体思想为体系 ,并上溯耶林思想中对海克之影响部分,企图借对二人关键思想之厘清,探 寻一条民法教... 作者简介 · · · · · ·吴从周,台湾大学助理教授,台湾大学法学博士、德国科隆大学博士候选人、台湾大学法学硕士、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现台北大学)法学士、德国法兰克福Max-Planck欧洲法律史研究所研究(德国DAAD与“国科会”三明治研究计划奖学金生)。学术专长为:民法、民事诉讼法、法理学(法学方法论)、票据法。 目录 · · · · · ·本书导读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问题在德国之讨论现状 第二章 问题在台湾地区之讨论现状 第三章 研究动机、范围与方法第二编 概念法学:以耶林法律理论之思想发展为中心 第一章 在耶林之前的“概念法学” 第二章 耶林生平 第三章 概念法学的巅峰:耶林构建方法时期的法学思想 第四章 从概念逻辑到目的思想的提出:耶林目的方法时期之法学思想 第五章 还原耶林作为一个法律理论者之图像 第六章 本编结论:耶林的影响第三编 利益法学:以海克之方法论思想为中心 第一章 海克之生平与人格特质 第二章 在海克之前关于利益法学之基础研究与其影响 第三章 海克的利益法学体系 第四章 海克之利益法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影响 第五章 本编结论:评价与检讨利益法学之方法论成就与当代意义第四编 概念法学与利益法学在民事实务上之观察与印证 第一章 海克与Muller-Erzbach 论德意志帝国法院民事判决中利益法学之思想 第二章 利益法学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之民事判决:以德国民法第181条自己契约之争议问题为例第五编 结论参与文献附录本书导读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问题在德国之讨论现状 第二章 问题在台湾地区之讨论现状 第三章 研究动机、范围与方法第二编 概念法学:以耶林法律理论之思想发展为中心 第一章 在耶林之前的“概念法学” 第二章 耶林生平 第三章 概念法学的巅峰:耶林构建方法时期的法学思想 第四章 从概念逻辑到目的思想的提出:耶林目的方法时期之法学思想 第五章 还原耶林作为一个法律理论者之图像 第六章 本编结论:耶林的影响第三编 利益法学:以海克之方法论思想为中心 第一章 海克之生平与人格特质 第二章 在海克之前关于利益法学之基础研究与其影响 第三章 海克的利益法学体系 第四章 海克之利益法学方法论的发展与影响 第五章 本编结论:评价与检讨利益法学之方法论成就与当代意义第四编 概念法学与利益法学在民事实务上之观察与印证 第一章 海克与Muller-Erzbach 论德意志帝国法院民事判决中利益法学之思想 第二章 利益法学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之民事判决:以德国民法第181条自己契约之争议问题为例第五编 结论参与文献附录 · · · · · · () |
还行。。。
一口气看完,真正是好书。
太烧脑,阶层是可怕的存在
深深吸引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