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朱光潜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迄今国内最完备的西方美学入门经典 出版年: 2015-6-1 页数: 704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214152787 内容简介 · · · · ·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 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 · · · · · ·朱光潜(1897—1986) 笔名孟实、盟石,安徽省桐城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曾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任教,并曾任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协顾问等职。 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界的权威,是中国系统研究西方美学思想第一人,为中国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蜚声中外。著有《谈修养》《谈美》《谈美书简》《西方美学史》等,译有《歌德谈话录》《文艺对话集》《拉奥孔》等。 目录 · · · · · ·目录:1序论 1一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6二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002//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 · · · · ·() 目录: 1序论 1一美学研究的对象;美学由文艺批评、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6二研究美学史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它的艰巨性和光明前途 第一部分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002//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希腊文化的概况_ 002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_ 004 三赫拉克利特_ 006 四德谟克利特_ 007 五苏格拉底_ 008 六结束语_ 009 011//第二章柏拉图 一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_ 015 二文艺的社会功用_ 022 三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_ 027 四结束语_ 030 035//第三章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_ 035 二摹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_ 040 三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_ 048 四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_ 058 五结束语_ 060 063//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努 斯和普洛丁 一贺拉斯_ 067 二朗吉努斯_ 073 三普洛丁_ 081 087//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纳和但丁 一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_ 087 二基督教的传播和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_ 088 三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_ 089 四圣•奥古斯丁和圣•托马斯的美学思想_ 092 五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_ 098 六但丁的文艺思想_ 100 109//第六章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 尔维屈罗等 一文化历史背景_ 109 二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的领导地位_ 112 三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_ 114 第二部分十七八世纪和启蒙运动 138//第七章法国新古典主义:笛卡尔和布瓦洛 一经济政治文化背景_ 138 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的哲学和美学_ 141 三布瓦洛的《论诗艺》,新古典主义的法典_ 144 四“古今之争”:新的力量的兴起_ 156 158//第八章英国经验主义:培根、霍布斯、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和伯克 一培根_ 159 二霍布斯(附:洛克)_ 162 三夏夫兹博里_ 168 四哈奇生_ 176 五休谟_ 181 六伯克_ 191 七结束语_ 205 208//第九章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意义_ 208 二启蒙运动者对文艺的基本态度_ 211 三狄德罗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_ 214 240//第十章德国启蒙运动:戈特舍德、鲍姆嘉通、文克尔曼和莱辛 一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_ 240 二几个先驱人物_ 242 274//第十一章意大利历史哲学派:维柯 一十八世纪意大利历史背景和文化概况_ 274 二维柯的生平和思想体系_ 276 三维柯的基本美学观点_ 281 四对维柯的评价_ 293 第三部分十八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 甲德国古典美学 298//第十二章康德 一康德的哲学思想体系_ 298 二《判断力批判》_ 301 三结束语_ 347 353//第十三章歌德 歌德的时代和他早年的文化教养_ 354 结束语_ 377 378//第十四章席勒 一《论美书简》和《审美教育书简》_ 380 二《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_ 397 三结束语_ 406 409//第十五章黑格尔 一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辩证法,它与过去哲 学传统的关系以及它的内在矛盾_ 409 二黑格尔美学的几个基本观点_ 415 结束语_ 446 乙其他流派 449//第十六章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上) 文化历史背景_ 449 别林斯基_ 455 495//第十七章俄国革命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时期美学(下) 车尔尼雪夫斯基_ 495 529//第十八章“审美的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费肖尔、立 普斯、谷鲁斯、弗农•李和巴希 一移情说的先驱:费肖尔父子_ 529 二立普斯_ 536 三谷鲁斯_ 545 四弗农•李_ 551 五巴希_ 554 六结束语_ 556 560//第十九章克罗齐 一克罗齐的哲学体系_ 561 二克罗齐的基本美学观点_ 565 三结束语_ 579 丙结束语 582//第二十章关于四个关键性问题的历史小结 一美的本质问题_ 583 二形象思维:从认识角度和实践角度来看_ 601 三典型人物性格_ 617 四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_ 640 664//附录:简要书目 · · · · · · () |
很满意
比较容易理解。
大大点赞!
这本书我在大学时看过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