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新西兰]保罗·克拉克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一代电影人和他们的电影 原作名: Reinventing China: A Generation and Its Films 译者:卢玉/张英魁/陈平 出版年: 2014-4-1 页数: 312 定价: 32.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64914530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深入探究了第五代电影导演的生平,同时基于两种目的考察他们的作品:为了鉴赏一些非比寻常的艺术创新手法和更全面地理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根本变革。本书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1978年十位电影导演在进入北京电影学院之前的故事,主要以群体传记的形式来与大家分享。他们包括赢得国际赞誉的陈凯歌与张艺谋,也包括团队中最年轻的导演刘苗苗。为了阐述出完整的中国文化变化的动态历史,更有助于我们的理解,我们的叙述涉及了这一时期的大多数导演,也涉及了一些其他电影人。第二部分展现这些电影导演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关键四年。第三部分则讨论了每位导演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作品。此部分对于艺术手法的效果没有展开过深的论述,而是更多地关注这些个体的生平故事,以此审视电影的发展历程。本部分的最后介绍了这一代导演中并未和他们一同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其他导演,并概述了他们对那些年长电影... 作者简介 · · · · · ·[新西兰]保罗﹒克拉克,中文名为康浩,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亚洲研究学院教授,哈佛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书籍数部,其中首部关于中国电影的作品为《中国电影:1949年后的文化与政治》。 目录 · · · · · ·致谢/00序言/00 第一篇往事重现:“文革”一代/00 1. 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人/00 2. “文革”的开始/0 3. 下乡知青/0 · · · · · ·() 致谢/00 序言/00 第一篇往事重现:“文革”一代/00 1. 毛泽东时代的青年人/00 2. “文革”的开始/0 3. 下乡知青/0 4. 知青返城/0 5. 北京电影学院的入学考试/0 第二篇北京电影学院/0 1. 学院/0 2. 课程/0 3. 学生电影/0 4. 班级同学/0 5. 毕业/0 第三篇中国第五代导演的电影作品/0 1. 电影之初:《一个和八个》与《黄土地》/ 2. 时代精神:吴子牛的电影/ 3. 边缘电影:田壮壮的电影/ 4. 女性视角:胡玫、彭小莲和刘苗苗的电影/ 5. 娱乐电影之滥觞:张建亚与江海洋/ 6. “激情、胆识、奉献” ——陈凯歌的后期电影/ 7. 红色经典:张艺谋的电影/ 8. 第五代电影人之后/ 总结电影新生代的酝酿/ 中国电影名称列表/ 推荐阅读/ 译后记/ · · · · · · () "重塑中国"试读 · · · · · ·致 谢本书的创作灵感源于1985年12月,那时,我与张艺谋和陈凯歌站在太平洋的怀基基海滩尽头,我涉水及至腰深,放眼望去四周一片祥和宁静。当灵感闪现之时,我回过头对他们说:“我的下一本书应该写写你们和你们的同学。”一路走来,因为有了这些善良热心的朋友,这本书才最终得以问世。首先,我要感谢书中提及的十位导演,他们非常慷慨地与我分享了多年的经历。当然,在这本书... |
听说很久,却一直没有看的一本书
已经快没心情看了,凑合看吧.
感觉不出文化隔阂
非常值得一看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