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芭芭拉.麥卡夫/湯馬斯.麥卡夫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副标题: :印度五百年的蛻變,從伊斯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統治、英國殖民地到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誕生 原作名: A Concise History of India 译者:陳琦郁 出版年: 2011-12-8 页数: 416 定价: 380台币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723605 内容简介 · · · · · ·關於印度歷史的發展,最為人熟悉的是印度史三段論:古老的印度教曾經創造出偉大文明,但十三世紀伊斯蘭教徒入侵導致傳統文化衰亡。第三個階段則是現代英國殖民時期的開明領導與科學進步,最終促成印度獨立。就連印度作家奈波爾也在《幽黯國度》中顯露這種老式觀念。 事實上,印度在蒙兀兒帝國時期成為次大陸上前所未見的強大帝國。印度在十八世紀人口到達一億,這是奧圖曼帝國的五倍。偉大的阿克巴皇帝不僅沒有消滅傳統文化,還迎娶印度教的帝國玫瑰珠妲,吸收各民族與宗教的菁英,印度教與伊斯蘭的文化也相互影響。 一八五八年是現代印度的起點,那一年,印度各地的地方領袖紛紛起義反抗英國人,但終究不敵現代化軍隊。起義失敗後,蒙兀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被放逐至緬甸。接著英國政府解除東印度公司權力,維多利亞女王加冕為印度女王,印度正式走入殖民時代。 諷刺的是,英國人雖然不認同印度宗教與種姓階級。... 作者简介 · · · · · ·芭芭拉.麥卡夫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東亞史以及印度與巴基斯坦的伊斯蘭文化。著有《南亞地區的伊斯蘭信仰》(Islam in South Asia in Practice),《打造北美與歐洲地區的穆斯林空間》(Making Muslim Space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湯馬斯.麥卡夫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歷史系教授,研究專長為印度殖民史與英國帝國主義。著有《英屬印度的意識形態》(Ideologies of the Raj)、《帝國連結:印度洋競技場中的印度》(Imperial Connections: India in the Indian Ocean Arena, 1860-1920)。 譯者簡介 陳琦郁 台大社會學系畢,翻譯作品包括《寫給地球人的能源史》、《其實我沒有砍倒櫻桃樹:華盛頓傳》等書... 目录 · · · · · ·前言第一章 蘇丹、蒙兀兒與前殖民時期的印度社會 第二章 蒙兀兒的黃昏:地域性王國與東印度公司的興起 第三章 東印度公司統治,一七七二至一八五○年 第四章 叛亂、現代國家與殖民地人民,一八四八至一八八五年 第五章 公民社會與殖民束縛,一八八五至一九一九年 · · · · · ·() 前言 第一章 蘇丹、蒙兀兒與前殖民時期的印度社會 第二章 蒙兀兒的黃昏:地域性王國與東印度公司的興起 第三章 東印度公司統治,一七七二至一八五○年 第四章 叛亂、現代國家與殖民地人民,一八四八至一八八五年 第五章 公民社會與殖民束縛,一八八五至一九一九年 第六章 殖民秩序的危機:改革、幻滅與分裂,一九一九至一九三九年 第七章 一九四○年代:勝利與悲劇 第八章 國大黨政府:民主與發展,一九五○至一九八九年 第九章 九○年代的民主印度:結盟、階級、族群、消費者與衝突 參考文獻 · · · · · · () |
还没看 不错
又买了一次
力荐
同学推荐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