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仲生/王向力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12-10 页数: 436 定价: 4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人文精品书系 ISBN: 9787561365359 内容简介 · · · · · ·作者王仲生以作家陈忠实同龄人的眼光,审视陈忠实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文学创作活动和心理的变化,具体细致地分析作品,循其文学创作旅程中留下的每一步脚印,探究《白鹿原》这部“民族秘史”诞生的深层原因。 作者简介 · · · · · ·王仲生,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高校文科学报编辑与文学评论工作,多次赴美讲学。在解读和传播当代长篇小说《白鹿原》方面,做了相当丰富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向力,陕西省蓝田县白鹿原人,长期从事文学创作和本土文化研究,协助完成本书撰写。 目录 · · · · · ·前言/1第一章 文学那一根敏感的神经/1 一 火车,一声汽笛的长鸣/1 二 父亲,人生的第一位老师/5 三 一条河和一座原/9 四 “错过了一年,让你错过了二十年” /18 · · · · · ·() 前言/1 第一章 文学那一根敏感的神经/1 一 火车,一声汽笛的长鸣/1 二 父亲,人生的第一位老师/5 三 一条河和一座原/9 四 “错过了一年,让你错过了二十年” /18 五 一根对文学敏感的神经/21 六 与军徽擦肩而过/25 七 寂寞长夜里的文学梦/27 第二章 “文化大革命”里的曲折行走/30 一 绝望中的“涅?” /30 二 不该发生的,又难以避免的/33 第三章 第一次“精神剥离”/47 第四章 真正的文学创作的起点:“我并不高明”/61 第五章 1982年:单纯与复杂/84 第六章 从与农民共反思到与民族共反思/105 第七章 走向20世纪80年代后期/126 一 尝试“后现代” /126 二 历史与道德的错位/128 三 向历史的幽深处诘问/131 四 作家的艰难转型/140 第八章 第二次“精神剥离”/148 第九章 《白鹿原》创作的萌动与准备/162 一 创作实践是作家最好的老师/162 二 “文化热”的兴起与文化心理结构/165 三 遭遇卡朋铁尔/168 四 “炼狱”与救赎:动机之一/170 五 人文精神与子民作家:动机之二/171 六 陈忠实的艺术心理结构:动机之三/173 七 强烈的生命意识:动机之四/177 八 从“熟悉”进入“不熟悉” /184 第十章 《白鹿原》的沉静书写与顺利出版/188 第十一章 “民族秘史”的构筑(上):历史与革命/204 一 《白鹿原》的历史叙述/206 二 《白鹿原》的革命言说/231 第十二章 “民族秘史”的构筑(下):伦理、风俗、性和神秘文化/235 一 《白鹿原》的伦理生活/235 二 《白鹿原》的风俗世界/243 三 《白鹿原》的神秘文化/250 四 《白鹿原》的性描写/254 第十三章 《白鹿原》人物论/263 一 “革命”符号里的白灵和黑娃/263 二 白鹿精神与朱先生/283 三 小娥与鹿三/299 四 白嘉轩、鹿子霖及其他/306 第十四章 恢宏、凝重:《白鹿原》审美特征/327 一 《白鹿原》的审美特征/ 二 《白鹿原》的结构/346 三 《白鹿原》的叙述方式/350 四 关于语言问题/356 五 从追求到突破/362 第十五章 “巅峰”后的起伏峰峦/368 第十六章 真诚的行走笔记———散文、报告文学/380 第十七章 文学依然神圣———文学创作论与文学评论/391 参考资料/422 后记/426 · · · · · · () |
正在看
这本书让我生气了,知道了。
很满意
非常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