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兆鲲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 (1644-1911) 出版年: 2015-12 页数: 108 定价: 24.00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118262 内容简介 · · · · · ·《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是作者陈兆鲲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论文,是在E.R.A.塞利格曼等的指导下,按照西方财政学理论梳理清代财政制度的最早的著作。原书初版于1914年。全书共五章,前两章主要说明当时中国的行政结构、区域规划、以及税收征收部门对收支的调整。后三章则分析了中国税收的三个主要税种,土地税、盐税和商品税。 对于当时的欧美读者来说,本书的价值在于梳理了中国税收体系的事实,使西方人对非常具有迷惑性且毫无规则的厘金、盐税等税收机制有了大体了解。对于现代的学者而言,其价值不仅在于按照西方学术规则、应用西方财政学理论来分析税收制度问题,还在于它将西方财政学引入中国过程中的开创性以及对当时中外学术交流的反映。 作者简介 · · · · · ·陈兆鲲(焜)(SHAO-KWAN CHEN),字希尧。1886年12月出生于中国广东。1909年自费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第二年转学至哥伦比亚大学。1911年获得文学硕士,后改学经济学。1914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论文为《清代中国的税收制度(1644-1911)》The System of Taxation in China in the Tsing Dynasty, 1644-1911。1914年回国,任职于财政部。1915年任职于北京盐务署,兼任北京大学法科教员。1922年前后任职于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1941年前后,任伪国立北京大学教授。1942年发表《读马尔瑟斯人口论感言》,收入《北京大学论文集》。1943年发表《中国古代田赋兴革论略》,收入《社会科学季刊》。 |
期待内容,好想赶紧开始看
很接中国地气
深深吸引了我
值得一看。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