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賴恆盈 出版社: 元照出版公司 副标题: ─行政法學方法論評析 出版年: 2003-1 页数: 287 装帧: 精装 ISBN: 9789867787101 内容简介 · · · · · ·本書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包括:公私法二元論與行政行為形式論等傳統行政法學「法體系」思想之檢討;日本行政過程論與德國行政法律關係論之比較分析;以及本書所主張行政法律關係論之內容與理論結構,並提出以主體論、過程論及權利論三者作為行政法律關係架構之見解,進而認為此一架構可作為重新建構「新行政法學」理論體系之基礎。整體而言,本書雖非政治市場或利益團體尋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公共選擇理論、新公共行政(NPM)或政策分析理論、賽局(博奕)理論、組織理論、人類(文化)社會學等新研究取向之專論,但卻係在其研究成果上,嘗試提出一個能與前述理論交流對話之行政法理論基本架構—行政法律關係論,並試圖就可能對上述跨學科整合嘗試構成阻礙之法哲學或釋義學上傳統命題與方法論,提出若干解決建議。 自序空中的天平 行政法學係一門處理行政法律關係之學問, 此點與民事法學以民事法... 作者简介 · · · · · ·【現職】 高雄大學政治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經歷】 司法院大法官助理 東海大學、銘傳大學、東吳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警察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法律系學士 目录 · · · · · ·自序 空中的天平第一章 序 論 第一節 研究源起/3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5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6 一、以權利作為法律關係基本屬性之問題/6 · · · · · ·() 自序 空中的天平 第一章 序 論 第一節 研究源起/3 第二節 問題意識說明與研究範圍界定/5 第一項 問題意識說明/6 一、以權利作為法律關係基本屬性之問題/6 二、以公權作為聯結行政實體法與訴訟法概念之問題 /7 三、行政法規範之客觀屬性轉換為主觀法律關係之問 題/9 四、行政活動之合法性與人民權利保護間之聯繫問題 /11 第二項 研究範圍界定/12 第三節 論文研究方法/13 第四節 論文架構說明/13 第二章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之特質與課題-公私法二元論與 行政行為形式論 第一節 傳統行政法學理論特徵概說/20 第二節 公法與私法二元論──法體系之思想基礎/27 第一項 法學之體系性思想/27 一、學問體系之建立/27 二、公私法區別之歷史條件/29 第二項 公私法區別實益/32 一、實體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33 法有明文規定者/33 法有明文且使用「公法」此一用語/33 法無明文規定者/41 法之適用與法原則(含憲法基本權規定)或技術性 規定/42 二、程序法之適用與公私法區別實益/44 三、行政法學體系與公私法區別實益/45 第三項 抽象概念與類型/46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法體系之核心概念/49 第一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概說/53 第二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功能/55 一、教義上之功能/55 制度化功能/55 銜接性功能/55 儲藏性功能/56 二、實踐上之功能/56 個別化、具體化功能/56 完結、簡化行政程序/56 賦予執行名義/57 確定重要訴訟形式功能/57 第三項 行政行為形式理論之問題/58 一、理論本身所生之界限/59 二、型式化與法治國家原則/65 片面、形式的合法性控制/65 行政行為形式之實際歸類困難/66 未給予私人之行政法上行為應有關注/68 三、行政風格之變化/68 四、契約與行政處分功能之接近/72 第四節 傳統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變化/75 第三章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行政過程論及行政法 律關係論 第一節 行政過程論(法過程論)/81 第一項 行政過程論之概念/81 第二項 行政過程論之內容/83 一、行政過程之結構/85 二、行政過程與行政法上基本原理原則/86 法律根據問題/86 權限之結合問題/86 信賴保護之問題/87 行政之公共性問題 /87 三、行政過程與行為形式/88 行為形式之定位問題/88 行為形式之選擇問題/90 四、行政過程與法律構造/90 五、行政過程與私人/91 第二節 行政法律關係論(法關係論)/92 第一項 法與權利──回歸H.Kelsen/94 第二項 對公權理論之衝擊/99 第三項 行政法律關係論/101 一、傳統公權理論之動搖/101 二、德國新公權理論/106 Hans Heinrich Rupp/107 Wilhelm Henke/109 Rupert Scholz/111 Manfred Zuleeg/112 Hartmut Bauer/113 Schmidt-Aβmann/116 三、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發展/122 法律關係論之發展背景/122 行政法律關係之內容──Norbert Achterberg/126 法律關係之本質要素/127 行政法律關係之類型/128 行政法律關係理論之定位/130 四、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嘗試/131 理論特徵/131 行政法律關係之意義/132 行政法律關係之結構與類型/133 第一層結構──行為之自由/133 第二層結構──實體法關係/135 第三層結構──程序法關係/142 第四層結構──組織法關係/143 日本行政法律關係論之意義/144 法解釋方法上之意義/145 法解釋學上教義(Dogmatik)之意義/145 法認識論上發現的意義/146 第三節 行政行為形式論之反擊/148 一、彈性化要求與行政行為形式/150 二、不確定性與依法行政要求/153 不確定性與事實經驗/153 不確定性與法之具體化/154 第四節 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課題/156 第四章 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嘗試 第一節 概 說/161 第二節 利益與歸屬──法主體論/163 第一項 行政法主體/163 一、行政法主體之概念/163 二、法主體之正當化條件/165 三、利益之集合/167 四、法主體之距離與差異/167 第二項 法主體之組織與規範結構──組織理論/169 一、組織編成與法律控制/169 民主主義/170 法治主義/174 權力分立/174 基本權之規範效力 /177 二、組織類型與利益結構/178 國 家/178 地方自治團體/179 其他中間型態團體/180 小 結/181 第三節 利益之調整與保護──權利論(狹義法關係論)/ 183 第一項 利益衝突與規整/184 一、水平衝突與垂直衝突/186 二、事前衝突與事後衝突/191 事前衝突/191 事後衝突/193 三、反對衝突與互換衝突/194 反對衝突/194 利益結構之可分性/196 利益歸屬主體之特定/198 互換衝突/200 反對與互換衝突之重疊(複合)/202 四、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與繼續性法律關係/203 法律關係內容之發展/203 法律關係成立前之附隨義務/203 返還請求/205 繼續性法律關係/208 第二項 利益衝突與保護──行政法與民事法/209 一、再論公私法區別/210 行政事件與民事事件/211 法規定性與事件歸屬/211 法主體正當化條件標準/215 行政執行事件與民事強制執行事件/219 二、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221 相互捕捉秩序/221 行政法規律與民事法規律之關係/224 實體法層面──解釋準據/224 程序法層面──保護方式/230 第四節 小結──行政法律關係論與行政訴訟之關聯性/237 一、主體論與行政訴訟/238 二、權利論與行政訴訟/241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 結 論/247 一、傳統行政法學之特質與課題/247 公私法二元論部分 /247 行政行為形式論部分/248 二、現代行政法學方法論之檢討/249 行政過程論部分/249 行政法律關係論部分/250 三、行政法律關係論之體系化嘗試/251 關於主體論部分/252 關於權利論部分/252 第二節 展望──未完之研究/254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261 書 籍/261 期刊論文/265 二、日文文獻/272 書 籍/272 期刊論文/276 三、簡體中文文獻/286 · · · · · · () |
听说很久,却一直没有看的一本书
力荐
本书需要耐心的仔细品看,因为有些内容还是满学术的。
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