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英]哈耶克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副标题: 理性滥用之研究 原作名: The Counter-Revolution of science 译者:冯克利 出版年: 2003-02 页数: 283 定价: 15.20 装帧: 平装 丛书: 人文与社会译丛 ISBN: 9787806574812 内容简介 · · · · · ·德文版(1959年)前言 收在这本书里的文章,本来是为一本篇幅更大的著作所写,若是我能够完成,它讨论的将是近代以来理性的滥用和衰落的历史。前两篇文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伦敦较为悠闲的时光中写成。我无力对抗落下的炸弹不时打断的环境,便把精力都用在了这个远离现实的题目上。这两篇文章曾发表在1941到1944年的《经济学》杂志(Economica)上。第三篇是后来据同一时期的一次演说笔记写成,1951年6月刊发于《标尺》(Measure)。承蒙这些杂志的出版人及伦敦经济学院和芝加哥亨利·瑞格纳里公司允许我基本未做改动重印这些文章,在此向他们致以谢忱。 在这同一个领域的另一些并非随后立刻着手的研究,打断了我按原来的计划从事工作。那时我有一种迫切的愿望,要给自己的分析——它们是我对理性衰落的一项更大的研究中的第二部分的主要论证——做一总结。但是我日益清楚地... 作者简介 · · · · · ·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著名古典自由主义知识分子,197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哈耶克的贡献是他对货币理论、社会主义经济计划和政府干预的研究,但他对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著作有:《货币理论与贸易周期、《纯粹资本理论》、《通向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科学的反革命》、《感觉秩序》、《自由宪章》等。 目录 · · · · · ·目 录德文版(1959年)前言---------------------------------------- 美国版(1952年)前言---------------------------------------- 第一部分 唯科学主义与社会研究 · · · · · ·() 目 录 德文版(1959年)前言---------------------------------------- 美国版(1952年)前言---------------------------------------- 第一部分 唯科学主义与社会研究 1. 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2. 自然科学的问题与方法------------------------------------ 3. 社会科学素材的主观性------------------------------------ 4. 社会科学的个人主义和“综合”方法-------------------------- 5. 唯科学主义立场的客观主义-------------------------------- 6. 唯科学主义立场的集体主义-------------------------------- 7. 唯科学主义立场的历史主义-------------------------------- 8.“有意图的”社会形态--------------------------------------- 9.“自觉”支配与理性的成长----------------------------------- 10.工程师和计划者------------------------------------------ 第二部分 科学的反革命 11.唯科学主义傲慢的根源:巴黎综合工科学院------------------- 12.“观念的助产士”:圣西门----------------------------------- 13.社会物理学:圣西门和孔德--------------------------------- 14.工程师的宗教:昂方坦和圣西门主义者----------------------- 15.圣西门主义的影响---------------------------------------- 16.社会学:孔德及其后学------------------------------------- 第三部分 孔德和黑格尔 17.孔德和黑格尔-------------------------------------------- 索引------------------------------------------------------- · · · · · · () "科学的反革命"试读 · · · · · ·德文版(1959年)前言 1…………………………………………美国版(1952年)前言 1…………………………………………第一部分 唯科学主义与社会研究 1……………………………1.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的影响 3………………………………2.自然科学的问题与方法 8……………………………………3.社会科学素材的主观性 17……………………………………4.社会科学的个人主义和“综合”方法 ... |
这本书让我生气了,知道了。
论述严谨
深深吸引了我
一种全新的角度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