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奇生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副标题: 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出版年: 2003-10 页数: 377 定价: 4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ISBN: 9787806780503 内容简介 · · · · · ·《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是著名史学家张海鹏领军打造学术传统,重开百年视界,再现问题热点,章开沅、杨天石推荐作序。 20世纪初叶国民党政权的建立,意味着现代党治政治体制在传统中国的开始。党治即是以党治国,同时亦含其也冶党的面。关于国民党的党治历史,学界的研究迄无间断,而对其治党内幕,举若党员的发展、管理,组织的建立、运作,以及它的成分构成、行业比重、社会基础,甚全中心与外围、核心与派系、于政与于军的关系等,却间存空白,或未深化,更不系统。因此,本著专注于是,断以1949年为限深入其中,详探究竟,终藉一手资料,得出其为弱势独裁政党的结论,故无能治国是其必然的宣示已寓其中。 作者简介 · · · · · ·王奇生,1963年生,湖南湘乡人,武汉大学历史系学士、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先后任职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199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现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1992)、《留学与救国:抗战时期海外学人群像》(1995)、《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200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2006)、《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2010)。 目录 · · · · · ·第一章 改组:俄共体制的引人与变异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改组后党员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 · · · · ·() 第一章 改组:俄共体制的引人与变异 一 改进与改组 二 三民主义为体,俄共组织为用 第二章 改组后党员的社会构成与基层组织 一 党员的社会构成 二 基层组织的实态 第三章 从“容共”到“容国” 一 两党对相互关系的认知和表述 二 中共的话语强势 三 组织运作及权势易位 第四章 蜕变:革命党向执政党 · · · · · · () |
中了毒,根本停不下来
很满意
讲的特别好
翻译得也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