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大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 出版年: 2011-3 页数: 318 定价: 4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9720202 内容简介 · · · · · ·《传统与变迁:福建民众的信仰世界》在掌握大量文献与田野调查双重资料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对福建民间信仰活动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生动描述,从中总结了福建民间信仰的诸多特点,揭示了福建民间信仰活动的社会功能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这些对策建议对于正确、妥善地处理当前中国民间信仰普遍存在的散漫状况,将民间信仰活动纳入政府的管理轨道,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普遍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 · · · · ·刘大可,男,1968年4月生,福建省武平县人。先后就读于福建师范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历史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福建省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兼任福建省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会理事等。2002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十佳”)社会科学工作者,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2004年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重大科研项目多项。 曾应邀赴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地参加重要学术会议,并于2004年9月至10月应邀赴台湾“中央大学客家社会文化研究所”讲学和交流访问。 出版《闽西武北的村落文化》《闽台地域社会与族群文化新探》《田野中的地域社会与文化》《传... 目录 · · · · · ·绪论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 研究路径及方法 四 基本概念及理论工具 第一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 · · · · ·()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三 研究路径及方法 四 基本概念及理论工具 第一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一 闽越族及闽越国时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二 西汉至唐中期:北方民间信仰传入福建及其初步发展 三 晚唐至宋元时期:福建民间信仰的造神高潮 四 明清至民国:福建民间信仰的兴盛和对外传播 第二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现状 一 宫庙数量 二 信仰类型 三 信众人数 四 信仰组织与管理人员 五 信仰活动 第三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特点 一 传承性与变异性 二 地域族群性与村落宗族性 三 多神混杂性与多元包容性 四 功利性与实用性 五 非正统性与非制度性 六 大众性与神圣性 七 行业性与阶层性 八 涉台性与涉外性 第四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 一 正面的作用 二 负面的影响 第五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趋势 一 争取合法的呼声将继续高涨 二 在促进闽台交流方面将持续升温 三 信仰活动与旅游观光相结合,“圣地”之争日趋激烈 四 宫庙增长出现地区差别,宫庙建设呈现城乡差异 五 信众群体体现性别、阶层和代际差异 六 信仰活动具有娱乐休闲化趋势 七 信仰活动还将持续高涨,新的神格不断出现 八 宫庙经济收入增加,社会关怀程度提高 第六章 福建民间信仰的对策 一 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出台《宗教法》 二 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和民间信仰活动的管理 三 刹住新建、滥建和扩建之风 四 防止制度化宗教过度介入民间信仰,扩大地盘 五 对宫庙收入加强引导,鼓励?庙从事慈善事业 六 引导民间信仰与宗教旅游、休闲娱乐相结合 七 运用民间信仰,促进闽台交流 八 积极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 九 提高妇女社会地位,重视引导妇女的信仰行为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 · · · · · () |
很多历史的细节。
正在看
提供了很多清晰的论点
颠覆了本人固有浅薄的世界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