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美]拉古拉迈·拉詹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副标题: 全球经济潜在的危机 出版年: 2015-5-1 页数: 301 定价: CNY 49.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08651125 作者简介 · · · · · ·拉古拉迈·拉詹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芝加哥大学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2003年9月出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院士,并在2003年获得了美国金融协会颁发的费雪·布莱克奖,该奖只颁予40岁以下最优秀的金融经济学家。 目录 · · · · ·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 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007 · · · · ·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 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007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010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012 如何对待不平等 // 014 政治应对措施 // 016 住房信贷的始末 // 018 房利美和房地美 // 021 经济适用房计划 // 022 “居者有其屋”战略 // 024 所有权社会 // 025 信贷也疯狂 // 027 有趣的美国特征 // 031 沉重的反思 // 033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 041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042 组织资本 // 044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045 后发国家的战略 // 048 制高点 // 049 特权政策 // 051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054 错过转型 // 056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057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060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063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065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 070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072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074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077 1998年东亚危机 // 079 断层线正在加深 // 085 危机之后的改革 // 086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088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 095 薄弱的社保体系 // 097 失业型复苏 // 098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101 经济层面的答案 // 101 救济金的政治学 // 106 自主刺激的弊端 // 112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 121 利率及其作用 // 123 网络泡沫的破裂 // 124 美联储有错吗? // 128 上涨的资产价格 // 129 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 // 131 格林斯潘的对策 // 133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136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138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140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149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154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159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162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170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172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174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177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184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187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192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200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203 我们应该限制竞争吗? // 203 政府不应该成为危机的救命稻草 // 205 终结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补贴和特权 // 206 制定适应经济周期的监管规则 // 206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208 改变由薪酬带来的风险动机 // 210 让高级经理承担投资风险 // 211 让债券持有者明白,风险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 // 214 政府对市场的介入 // 216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218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 // 220 缓冲机制:让风险有一个缓冲区 // 223 让金融机构更容易清盘 // 225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227 掌控资源的获得 // 227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 228 逐步淘汰存款保险制度 // 230 恺撒的妻子 // 232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233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240 早期的劣势 // 240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 242 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 // 243 教学质量影响重大 // 244 大学入学及大学阶段的教育 // 247 工作学徒制和培训 // 248 让差距变小 // 249 保险和安全网 // 249 区别对待失业保险 // 250 全民医疗保险 // 252 社会救济与劳动者的流动性 // 255 储蓄 // 259 政府能力 // 260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261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72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275 获得全球影响力 // 279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282 中国和世界 // 285 币值低估的代价 // 287 说服中国 // 290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292 后 记 // 295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推荐序三 // 序 言 // 第一章 “放心贷款吧,有人埋单” 收入不平等的加剧 // 007 为什么美国会落后? // 010 工资差距拉大不平等 // 012 如何对待不平等 // 014 政治应对措施 // 016 住房信贷的始末 // 018 房利美和房地美 // 021 经济适用房计划 // 022 “居者有其屋”战略 // 024 所有权社会 // 025 信贷也疯狂 // 027 有趣的美国特征 // 031 沉重的反思 // 033 第二章 中国的断层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增长的不确定性 // 041 增加资本有利于发展? // 042 组织资本 // 044 先发国家如何建立组织资本 // 045 后发国家的战略 // 048 制高点 // 049 特权政策 // 051 外向型增长和管制资本主义 // 054 错过转型 // 056 德国和日本为什么富? // 057 断层线:日本的案例 // 060 中国的断层线将会加深还是弥合? // 063 出口增长型国家的难题如何解决? // 065 第三章 外资的诱惑:全球资本是如何运转的? 储蓄与投资 // 070 生产导向型经济体中的金融部门 // 072 1994年墨西哥危机 // 074 企业投资与管制资本主义 // 077 1998年东亚危机 // 079 断层线正在加深 // 085 危机之后的改革 // 086 美国成了外资最引人注目的目标 // 088 第四章 危机之下薄弱的社保体系 经济刺激的意愿 // 095 薄弱的社保体系 // 097 失业型复苏 // 098 社保体系为什么薄弱 // 101 经济层面的答案 // 101 救济金的政治学 // 106 自主刺激的弊端 // 112 第五章 谁在制造泡沫 美联储的目标 // 121 利率及其作用 // 123 网络泡沫的破裂 // 124 美联储有错吗? // 128 上涨的资产价格 // 129 资产价格脱离基本面 // 131 格林斯潘的对策 // 133 货币政策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 136 经济学家为什么容易犯错误 // 138 美国最大的失误之处 // 140 第六章 当货币成为一切的价值衡量 金钱能够衡量一切:银行家该不该受到指责 // 149 贷款经纪人出了什么错 // 154 究竟由谁来承担责任 // 159 这场危机并没结束 // 162 第七章 赌徒心理:银行在拿命运开玩笑 尾部风险:增加了风险爆发的可能性 // 170 为什么银行家选择尾部风险 // 172 为什么风险管理者发挥不了作用 // 174 风险成了耳旁风:高层的冒险行为 // 177 股东:眼睛死死盯在收益上 // 184 有政府做后台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 187 如果银行家闯了红灯…… // 192 第八章 金融改革:如何才能让金融灾难不再发生 如何规避风险:当人人都可以贷款的时候 // 200 金融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 // 203 我们应该限制竞争吗? // 203 政府不应该成为危机的救命稻草 // 205 终结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补贴和特权 // 206 制定适应经济周期的监管规则 // 206 把尾部风险打压下去 // 208 改变由薪酬带来的风险动机 // 210 让高级经理承担投资风险 // 211 让债券持有者明白,风险投资是要付出代价的 // 214 政府对市场的介入 // 216 “大而不能倒”应该扫进垃圾堆了 // 218 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是可以倒的 // 220 缓冲机制:让风险有一个缓冲区 // 223 让金融机构更容易清盘 // 225 应对无法预知的意外事件 // 227 掌控资源的获得 // 227 不能把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 // 228 逐步淘汰存款保险制度 // 230 恺撒的妻子 // 232 这样的救助以后再也不会发生了 // 233 第九章 任何人都应该公平地获得机会 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 240 早期的劣势 // 240 非认知能力的培养 // 242 给孩子更公平的教育 // 243 教学质量影响重大 // 244 大学入学及大学阶段的教育 // 247 工作学徒制和培训 // 248 让差距变小 // 249 保险和安全网 // 249 区别对待失业保险 // 250 全民医疗保险 // 252 社会救济与劳动者的流动性 // 255 储蓄 // 259 政府能力 // 260 在逆境中重塑自我 // 261 第十章 说服中国:怎样才算最正确的做法 二十国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72 多边组织及其影响 // 275 获得全球影响力 // 279 全球经济治理改革 // 282 中国和世界 // 285 币值低估的代价 // 287 说服中国 // 290 现在就要行动起来 // 292 后 记 // 295 · · · · · · () |
必看书目之一,很多年前就有所耳闻,现在终于入手了
上周培训老师推荐的
回转曲折,坎坷不平
大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