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張勤瑩 出版社: 台湾基督教文艺出版社有限公司 副标题: 芝罘學校與內地會傳教士子女 出版年: 2014-12-11 页数: 336 定价: NT$4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866131264 内容简介 · · · · · ·十九世紀以來,英國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教,遭遇許多生活適應的問題。特別是他們在中國誕生的子女們,如何在一個異於母國的社會環境中成長,並度過他們的童年?此外,傳教士子女在近代中國接受英式教育,又反映出甚麼樣的教養期待和時代特色? 透過歷史角度的分析,本書說明芝罘師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關在山東濰縣(濰坊)拘留營之處境;與國共內戰期間,被迫從山東煙台遷徙到江西牯嶺,最終撤離中國之歷程。作為中國近代史與世界史中的連結,芝罘學校研究有其不可抹滅的價值。 二十世紀初至今,散居在英、美、加及澳洲等國的芝罘校友,不斷透過社群組織、書寫媒介,網路與中國旅行等形式,有意識地將童年記憶進行集結與保存。他們建立「芝罘人」的認同,實兼具校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傳教士家族史的研究特色,亦呈現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時代意義。 本書主要章節的撰文方向,簡述如下: 緒論部分首先介紹近年來有... 目录 · · · · · ·《目錄》王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二、建構英籍傳教士子女研究的新視角 · · · · · ·() 《目錄》 王序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二、建構英籍傳教士子女研究的新視角 三、史料說明: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館藏「內地會檔案」 四、章節安排與預期成果 第二章 芝罘學校與傳教士子女在華教育的開端 第一節 在華傳教士父母的育兒難題 一、天津條約以降新局面-出現在內陸省分的傳教士家庭 二、育兒方式與文化差異-傳教士父母眼中的「異教習俗」 第二節 芝罘學校: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教育新契機 一、戴德生主導下的內地會特色 二、傳教士子女在中國的教育新契機:戴德生與芝罘學校 三、收拾行囊上學去:芝罘學生上學記 第三章 屬靈、智識與體能:芝罘學校的養成教育 第一節 芝罘教師的中國任務 一、內地會招募芝罘學校教師的管道 二、芝罘教師的任務 第二節 牛津地區考試與芝罘學校的教學導向 一、以「牛津地區考試」為主的教育導向 二、牛津地區考試的施行成果與檢討 第三節 圍牆內的教育空間:校內活動與體育課 一、英式校景在煙台:芝罘學校的空間建構 二、芝罘學生的體育課 第四章 戰爭歲月中的芝罘學校 (1937–1945) 第一節 中日戰爭期間的芝罘學校及其「例行活動」 一、中日戰爭爆發後的煙台局勢 二、日軍佔領區內的芝罘學校及其例行活動 第二節 戰時內地會總部與芝罘學校 一、戰時內地會總部的成立 二、何去何從?芝罘學校師生的「撤校」經過 第三節 拘留營生活與芝罘學校的教育 一、芝罘學校師生與山東濰縣拘留營 二、芝罘學校在濰縣拘留營內所維持的教育模式 第五章 「芝罘人」在中國:撤校尾聲與歷史記憶 第一節 芝罘學校復校歷程與國共內戰 一、戰後中國的政治情勢與內地會的復校計畫 二、校長華登禮公布復校計畫受阻之因 三、牯嶺山上的芝罘學校 四、撤出中國前的尾聲 第二節 認同、記憶與社群:塑造「芝罘人」 一、百年校友會與《芝罘雜誌》的發行 二、芝罘校友與中國的連結 第六章 結論 一、 從內地會的角度解釋芝罘學校設立的必要性 二、芝罘學校的辦學方式及其時代特色 三、芝罘校友的活動及其表現 四、 從跨文化視野看芝罘學校與中國的關聯性 參考文獻 一、檔案與原始史料 二、中文論著 三、英文論著 四、網路資料 附錄 附文1 附文2 附表 附圖 · · · · · · () |
作者的思维的天马行空
很不错啊啊
还原度很高
非常经典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