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美]丹尼尔·贝尔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 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 译者:张国清 出版年: 2013-7-1 页数: 479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社会发展译丛 ISBN: 9787516119785 内容简介 · · · · · ·《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中,贝尔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是,美国社会并不是没有产生过马克思主义者、社会主义者甚至共产主义者,但是这些社会思潮和社会运动最终都不成气候。一些原来主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社会活动家、知识分子,最后要么半路退出,要么走向反面,要么停留在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反省,探索美国何以产生不了社会主义运动或工人革命的原因。贝尔认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过意识形态的认同或阶级立场的简单站队就能解决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的意识形态和阶级分析方法不适用于美国社会,美国的问题不是工人阶级的强大和自觉,而是工人阶级被日益成长的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所取代。随着中产阶级成为美国社会的主导阶级,加上大量外来移民的不断介人,使得美国工人阶级社会革命的可能性和要求被一再地延后,直到最终被完全取消。 目录 · · · · · ·2013年中文版译者序——待价而沽的良知和思想的价值 2001年中文版译者序 ——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 2000年英文版作者序 ——新世纪续写历史 · · · · · ·() 2013年中文版译者序 ——待价而沽的良知和思想的价值 2001年中文版译者序 ——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 2000年英文版作者序 ——新世纪续写历史 1961年英文版作者序 ——令人不安的自负 第一部分 美国:理论的模糊性 第一章 作为大众社会的美国 ——一个批判 第二章 家族资本主义的解体 ——论美国阶级的变化 第三章 美国有没有统治阶级? ——关于权力精英的再思考 第四章 美国资本主义的前景 ——论凯恩斯、熊彼特和加尔布雷思 第五章 美国过去的折射 ——关于国民性问题 第六章 身份政治学和新的焦虑 ——论“激进右派”和50年代意识形态 第二部分 美国:生活的复杂性 第七章 作为一种美国生活方式的犯罪 ——社会流动的奇特阶梯 第八章 犯罪浪潮的神话 ——美国实际犯罪率的下降 第九章 非法活动猖獗的码头工人 ——经济学与政治学之网 第十章 无产阶级的资本主义 ——美国工联主义的理论 第十一章 工作及其不满 ——美国的效率崇拜 第三部分 乌托邦的衰落 第十二章 美国社会主义的失败 ——伦理和政治的张力 第十三章 三代人的心态 第十四章 研究现实的10种理论 ——对苏联行为的预见 第十五章 来自马克思的两条道路 ——异化和剥削主题以及在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工人管理 意识形态在西方的终结:一个结语 跋:重读《意识形态的终结》,1988年 ——为纪念雷蒙·阿隆而作 致谢 附录人名、地名和术语索引 · · · · · · () |
比较有兴趣
对于入门看者,这算是相当不错了
讲的特别好
推荐给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