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寿安主编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8-4 页数: 400 定价: 7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303222858 内容简介 · · · · · ·如何诠释中国的近代性,是学术界关怀已久的大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各种地域文化的近代性特质,正积极在各个历史悠久的佛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儒教文明等国家中逐渐形塑出各自有别的独特面貌。此一转向的深刻意义,绝不只是内涵、形制或进程上的差异,也是地域文明再生与多元文明共存的人类前景。本书关注西方近代科学式知识在中国的建构,并与中国传统学问相接榫时产生的再造与变革,以及知识生产与消费、出版、阅读,专业人士、专业社群、新型文化人的出现,还兼顾近代复杂的政治、经济变化,试图呈现中西知识交会的复杂情景,并追问传统中国是否有一知识体系。 作者简介 · · · · · ·张寿安,河南嵩县人,台湾大学中文学士、硕士,香港大学哲学博士。专研明清学术思想史、礼学。曾任美国哈佛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校访问教授。曾担任Seton Hall大学东亚系助教授兼中文部主任。1990年回台,担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主持多项重大研究计划,2011年主持“中央研究院”三年期主题计划《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与知识传播,1600-1949》(Constructing Modern Knowledge in China,1600-1949 ),担任召集人,与上海复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合作。著有专书《龚自珍学术思想研究》《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十九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以及学术论文数十篇。《以礼代理》1996年荣获“中央研究院”第一届年轻研究人员著作奖。主编:《清代乾嘉义理学》等。著作以英文、日文、... 目录 · · · · · ·前言张寿安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黄克武 灵学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民初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 沙培德 知识传播与集体认同之载体:历史、记忆、教科书 潘光哲 “世界史地”与“国际法”知识和近代东亚“地理想象”的生产、流通与嬗变:回顾与思考 张哲嘉 清代检验典范的转型:人身骨节论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识地图 · · · · · ·() 前言 张寿安 从“六经”到“二十一经”──十九世纪经学的知识扩张与典范转移 黄克武 灵学与近代中国的知识转型:民初知识分子对科学、宗教与迷信的再思考 沙培德 知识传播与集体认同之载体:历史、记忆、教科书 潘光哲 “世界史地”与“国际法”知识和近代东亚“地理想象”的生产、流通与嬗变:回顾与思考 张哲嘉 清代检验典范的转型:人身骨节论辨所反映的清代知识地图 邱澎生 律例本乎圣经:明清士人与官员的法律知识论述 孙江 布鲁门巴哈在东亚——“人分五种说”在东亚的传布及文本之比较 章清 晚清中国“阅读世界”之一瞥——略论晚清士人对“万国公法”知识的接纳 胡明辉 青年戴震:十八世纪中国士人社会的“局外人”与儒学的新动向,1740-1750 · · · · · · () |
实在太喜欢了
以前就看过的书
讲的特别好
文字表现力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