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畅 著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年: 2017-12 页数: 337 定价: 35.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5815689 内容简介 · · · · · ·本书通过深入辨析理学与宋明时代政教秩序建构之间的一体机制,还原理学的思想史面貌。作者指出,如何在平民化的郡县制时代重建源自封建制(贵族制)的礼乐生活,是以朱子为代表的理学家思考的核心。本书从不同的角度,包括通过梳理朱子道统论的思想史脉络、借助以礼化俗的视野分析理学家的家礼实践、梳理《明儒学案》中的政教议题、考察理学诸家公共性(神圣性)的不同建构方式等,探讨理学家群体对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政治难题的总体思考以及解决方案。由此,本书所呈现的宋明理学,不是现代人眼中局限于“微观内在”的哲学形上学,而是因应宋明时代政教难题而兴起并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运动与社会政治、文化塑造运动。书后还附有《“性善”:指引抑或实体?》《气学传统及早期启蒙思潮》等相关论文,以更好呈现作者的探讨话题。 作者简介 · · · · · ·陈畅,男,1978年出生,广东梅县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元明清哲学。著有《自然与政教——刘宗周慎独哲学研究》,编有《儒学与古典学评论》(第三辑),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 · · · · ·序/郭齐勇导 论 道统论的思想世界 第一节 问题意识 第二节 回向三代之治与理学道统论的诞生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径与结构 上 篇 · · · · · ·() 序/郭齐勇 导 论 道统论的思想世界 第一节 问题意识 第二节 回向三代之治与理学道统论的诞生 第三节 研究方法、路径与结构 上 篇 第一章 家礼与道统——以管志道、刘宗周的家礼实践为例 第一节 治教、礼俗与理学道统 第二节 重建世家与以礼化俗:晚明士人的三代之治图景 第三节 道器不二与家礼的哲学形式:家庙礼仪中的道统 第四节 余论:道统与政治 第二章 心学与道统 第一节 虚实之辨与宋明理学 第二节 现代理学研究范式之限制:以牟宗三为例 第三节 心的实践场域与感应机制 第四节 结语 第三章 《明儒学案》中的宗传与道统——论《明儒学案》的著述性质 第一节 “宗传”:共同体建构 第二节 “道统”:对抽象之体的消解 第三节 《明儒学案》:性质再检讨 第四节 结语 第四章 《明儒学案》的道统论话语建构 第一节 从《师说》看《明儒学案》著述目标 第二节 一本万殊话语结构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从《东林学案》看《明儒学案》话语策略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道统话语中的开显与遮蔽——以孙慎行著作版本问题及《明儒学案》话语中的孙慎行为中心 第一节 孙慎行文献的节录本问题 第二节 《明儒学案》话语中的孙慎行 第三节 结语 下 篇 第六章 慎独——论阳明学派慎独工夫转向及其哲学意义 第一节 “独知”说:朱子、阳明论慎独工夫 第二节 独知非良,抑或无有不良:阳明后学工夫困境 第三节 以“自”(气)取代“知”:刘宗周的慎独诠释转向 第四节 余论:“以自解独”的思想效应 第七章 研几——以朱子、白沙、阳明后学、刘宗周为线索 第一节 朱子论几:严防“认欲为理” 第二节 白沙论几:静中养出生生活泼的宇宙 第三节 中年期刘宗周对白沙端倪说的批评及其困境 第四节 阳明后学论几:中和分歧及其辩难困局 第五节 晚年期刘宗周论几:存发一几、中和一理的解决方案 第六节 余论 第八章 格物——论蕺山学派格物思想的哲学义蕴 第一节 物是至善无恶:阳明学派心体自然之争的解决途径 第二节 主宰即在流行之中:物至善说的哲学结构 第三节 儒者之学经纬天地:蕺山学派格物学说之转型 第四节 结语 第九章 气质之性说——刘宗周思想与气论哲学的创造转化 第一节 对气一元论的几种批判性质疑 第二节 以喜怒哀乐说为切入点的理论范式转变 第三节 喜怒哀乐说的道德创造性模型 第四节 气质之性说义疏 第五节 几点评论 第十章 性理与救世——唐文治论慎独工夫原型及其思想史意义 第一节 慎独所以养神而事天 第二节 显隐视域中的慎独诠释 第三节 思几以合内外之道 附录一 “性善”:指引抑或实体?——陈确思想略论 第一节 性论之辨——“性善之教”两种诠释进路的冲突 第二节 知行之辨——围绕《大学》展开的工夫论批判 第三节 小结 附录二 气学传统及早期启蒙思潮——六十年来中国大陆的宋元明清气学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 |
很接中国地气
好好好好好
新的思想领悟!
观点比较新颖,文笔流畅,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