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美] 文以诚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 译者:郭伟其 出版年: 2017-8 页数: 348 定价: 7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北京大学艺术史丛书 ISBN: 9787301280546 内容简介 · · · · · ·《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一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明清时期的肖像画,通过辅助画作题字、画论和文献等文本资料来探究其功能和重要性来细察隐藏其后的观念革新和文化身份的认同。全书分为四章,以丰富的资料研究了陈洪绶、项圣谟、曾鲸、禹之鼎、罗聘、石涛、金农、任伯年诸大家的肖像画中对于自我形象的建构及其内涵。本书聚焦于多样化的中国肖像画中的一些具体面貌,重点在于17—19世纪末的肖像。在这一时间段中,非正式肖像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这些作品出自业余画家之手—相对于那些绘制祖先像与宫廷肖像的无名职业画师而言,这是他们在现成艺术史中的身份。艺术家的肖像与自画像则是本书进一步的关注点。自始至终,本书关注肖像画的基本观念,并与自我及身份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些观念和问题显示于具体图像之中。最后,这一研究还涉及作为事件的肖像:一种艺术家与像主相遇的活跃情境,有... 作者简介 · · · · · ·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美国斯坦福大学艺术史系主任、教授,著名的中国画研究专家,主攻方向为明代艺术史。博士论文主要论述王蒙的《青卞隐居图》及其绘画风格的演变。著有《二十世纪山水画研究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中国艺术和文化》。 目录 · · · · · ·图版目录 / i致 谢 / viii 汉语发音注解 / xii 第一章 导论:中国肖像画中的模拟、象征与事件 / 1 观念、类别与习俗 / 5 模拟、象征与事件 / 18 · · · · · ·() 图版目录 / i 致 谢 / viii 汉语发音注解 / xii 第一章 导论:中国肖像画中的模拟、象征与事件 / 1 观念、类别与习俗 / 5 模拟、象征与事件 / 18 形/影:中国文献中的肖像神话 / 27 早期中国肖像画概述 / 38 第二章 自我的界限:17世纪中国肖像画中的画家形象 / 53 陈洪绶的借古论今 / 59 项圣谟(1597—1658)艺术中的自我投射 / 72 肖像职业:曾鲸(1564—1647)及其追随者 / 80 禹之鼎(1647—1716以后)与轶事肖像画 / 93 自我的心理与神话:清初个人主义者的肖像 / 102 第三章 18世纪肖像画中的角色与表现 / 123 巧技的负担与虚构的幻灭 / 126 18世纪早期艺术家肖像中的人物与虚构 / 137 失踪者:肖像情境 / 152 身份:罗聘肖像画中的在场与化身 / 166 辈分:文本与图像中的金农自画像 / 195 精神上的模仿:罗聘晚期生涯中的自画像与人物画 / 214 第四章 19世纪上海的肖像与位置 / 229 任熊(1823—1857)及其自画像 / 233 三友:任伯年(1840—1895)以及艺术家在帝国末期的形象 / 239 中文与日文词汇表 / 277 主要参考书目 / 284 索 引 / 298 · · · · · · () |
近乎平淡的笔触
已经快没心情看了,凑合看吧.
忍不住一直看下去
觉得不错